中医入门,甚至临证,并非如想象中般难于上青天

本文简介

很多初学者学习中医很难,从入门到临床治疗更是难上加难。 从病人到名医,明代蒋观先生的经历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本文将介绍研究病案的方法、内容和书籍。

对于刚刚从零开始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无极始终希望向大家传达一个信息:中医入门,甚至诊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关键在于两点:学习动机是否充足; 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明代的一位医生江官。 看看这位老先生的经历能否给我们一些启发。

江观,明代安徽人,出身书香世家。 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希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有所作为。 但他身体不好,因劳累过度而生病,吐血数升。

我曾寻求过十几位医生的治疗,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于是江观转而写作并开始行医。 他拿着自己的医书,闭门研究,仔细领会,最后融会贯通医学理论。 他不但用自己的方剂治好自己的慢性病,​​还为别人治病,屡屡收到奇效,成为皖南名医。 著名医生。

从病人到医生,从儒生到医生,江观是如何实现如此重大的转变的?

江观在《名医事例》序言中,对“病知广,诊脉频,药效多”的一句话给予了高度评价。 也就是说:只有广泛学习,才能进入医学之门;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才能进入医学之门; 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诊断的要点; 只有反复使用才能体会药物的功效。 三者之中,学习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内容上,江冠引导我们走了一条捷径:学习病历。

病历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记录。 如今,医院的医生记录具有统一的格式。 即使我们在网上帮助朋友解决疑惑时,我们仍然需要填写统一的“问题表”。 通过这些材料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医生的诊断、所开的药物以及随后病情的进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病历,我们可以看到医生诊治疾病的思路,并从中获得灵感。

基于这样的考虑,蒋观广泛收集了历代名医的医案,从《史记·扁鹊苍公传》到当代名医的著作。 他把它们都详细收集起来,精心挑选。 历时20年,终于编成不朽巨著《名医案》,也奠定了一代名医的事业。

江观先生从一个中医门外汉,成为一位名垂史册的医学家。 他主要就靠这两点:一是受苦深,不学就保不住性命; 他拥有丰富的病历,这为学习医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比如研究病案,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我们走进了中医的大门。 他一步步教我们如何诊断疾病以及药性的差异。 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启发思想,提高医疗技能。

无极认为,对于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从病历和自身的实际问题入手,最容易产生兴趣,进入医学领域。 那么,在研究病历时,您希望从病历中了解到什么?

中医诊断思路

对于中医来说,面对患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确诊断。 中医诊断还包括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中医辨病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 当我们打开中医内科目录时,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中医疾病的名称实际上都是一些常见症状的名称,例如:咳嗽、失眠、胃痛、腹泻、头痛等。中医的重点始终是如何解决患者的各种疾病,而不是身体发生的物理病变; 它的目的是治疗人,而不是疾病。

辨病之后,中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辨证上。 我也有同样的咳嗽。 如何判断是气虚、痰湿、肝郁所致? 这个辨证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治疗思路的确定和方剂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疗效。

中医治疗思路

有朋友问,中医看气虚则补气,阴虚则补阴; 有湿则祛湿;有湿则祛湿。 有火,则泻火;有火,则灭火。 肺气虚则补肺气,肝气郁则疏肝气。 这不就和西医用脂肪乳改善营养不良、用抗生素对付病菌一样吗?

不是这种情况。 中医中所谓的补气、补阴药物,并不是人体的“气”或“阴”。 药物的滋补作用只有借助人体才能达到。 也就是说,药物的作用只是刺激和促进,最终的气阴的补充还是要通过人体的“自力更生”的努力来实现。

然而,如果中医的各种治疗思想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那么这些所谓的思想永远只是一些“看起来很漂亮”的知识。 在接触真实案例之前,搭建理解与体验桥梁的最佳工具就是医案解读。

处方药想法

如果说中医辨证的过程需要侦探般敏锐的目光和法官般冷静的头脑; 那么开药的过程就需要隐世的灵思和书法的生动表达。

各个年龄段、各个学校的医生都有自己习惯并善用的处方。 如张子和善用周车、大黄,李东源善用补中、黄芪,金火神善用四逆、附子等。 同样的方剂、药物,可能理解不同,疗效也完全不同。 在解读病历和处方时,重要的不是牢记某个药方或药物可以治疗某种疾病,而是要从病历中了解医生的想法和用药的好处。

推荐的病历书籍

本着实用性、专业性、可读性的原则,无极向刚接触中医的朋友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系列书籍:《现代中医名著重订系列》。 这套书收录了现代中医大师的大部分精品著作。 至于医案,有《蒲福州医案》、《月梅中医案》等许多经典。 还收录了《刘凤舞妇科病例》等各学科的优秀医案作品。 《经验》、《赵新伯儿科临床经验选》、《陆守言针灸论医案选》、《皮肤科赵秉南临床经验集》、《关友伯临床经验选》学习者不妨根据自己的关注点或喜好选择阅读。

本文摘自“天下无码”微信公众号

无极书院十一年来一直专注于中医爱好者的教育。 《无极学会精品课程:中医概论百讲》现已上线。 真正热爱中医、不满足于片面知识、想要系统学习中医的朋友,欢迎关注“天下无忌”微信公众号或点击100篇中医入门链接收听。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