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车到装修两个行业跨度挺大是什么原因

近日,智能家居品牌Habit@宣布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累计金额达6.53网络投稿。 其中Pre-A轮由理想汽车领投,石头科技、新北科创基金等跟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智能家居产品研发、数字设计系统研发以及全国交付基础设施布局。

人居创始人兼CEO沉亚男此前曾作为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而被外界熟知。 2015年,沉亚男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一拍即合,成为理想汽车的二号员工。 加入理想汽车后,沉亚男担任总裁,负责公司整体业务战略和业务运营。 他的职责涵盖销售、售后服务、海外、供应链、制造、质量和充电网络。 除了研发和技术,沉亚男几乎控制着理想汽车。 所有业务。 理想汽车的五位高管中,李想、李铁、沉亚男是核心创业三人组。

2024年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沉亚男辞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集团其他职务。 经过半年的交接,沉亚男于2023年6月与理想汽车彻底脱离,开始投资新的创业项目。

在Habit@Habit宣布本轮融资之前,沉亚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 他说,“过去很多年,装修就像是在中关村省电脑,没有规模经济,把家装变成产品,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机会。”

以下为采访内容整理:

21金融:从汽车制造到装饰,两个行业跨度相当大。 您为何关注装饰行业?

沉亚男:我的房子是2024年装修的,我对结果很不满意。 可能是我工作比较忙,所以我可能就忘记了。 2024年初,我做了一个小手术,躺在家里。 但呆在家里的时间越长,我看着家里的装修就越生气。 理想汽车的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幸福之家。 现在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了消费者很好的体验。 然而,与每天只在车上呆一小时相比,我们在家每天要呆10个小时,却并没有能够有很好的体验。 上一次装修房子是在2007年。14年过去了,装修行业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这次创业也是“创造幸福家园”使命的延续,重新出发的初衷没有改变。

21财经:您对哪些方面不满意?

沉亚男:消费者对装修无一例外都是不信任的。 制定各种坑预防策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装修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位防坑专家。

这些不信任可归因于四个不确定性。 首先,效果不确定。 装修公司只提供效果图,并不了解实际装修的细节,过程中购买的材料也不清楚。 二是预算不确定,没有完整、明确的工程造价明细表。 装修公司恶意添加物品; 第三,交货时间不确定。 最后,服务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成品房屋没有保质期或维护期。 质量取决于工头的性格。

21财经:造成这些消费者痛点的原因是什么?

沉亚男:目前家装行业缺乏规模经济,处于“行业大、公司小”的状态。 和以前我们在中关村存电脑的时候一样,我们到了海龙大厦,小哥让你去买CPU、机箱、硬盘、主板等,你拿起之后,他们就直接给你存起来了。 组装完成后,一台电脑就完成了。

现在买电脑都是整机买的,已经充分实现了规模效应。 然而,家装行业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就像传统的裁缝行业一样,装修公司与裁缝非常接近,使用橱柜、地板、辅材等成熟材料。 材料、瓷砖等放在一起。 服装制造业在商业化之前,完全不可能解决规模效应的问题。

21财经:那么您认为产品化对于家装行业来说是一个机会?

沉亚男:是的,就像买电脑一样,把装修变成产品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机会。 只有销售产品,才能获得规模效益,才能进一步打造品牌。 如果是电脑装修,最终的产品是由设计师和工长交付的。 它们的自由度很高,无法保证用户体验。

人居真正想要实现的是家装行业从电脑到笔记本的迭代。 也就是说,海龙大厦收集电脑的松散商业模式将升级为更类似于购买笔记本电脑的商业模式,一站式选品、售后、良好的服务体验。

参考美国市场,家装以零售业态存在,但本质上是产品公司。 比如,美国装修零售商The Home Depot,看似是一家零售公司,但实际上,它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产品,是一家产品公司。 家得宝占据美国家居零售市场28%的份额,最新市值达3300亿美元。

21财经:怎样才能让家装成为一个产品?

沉亚男:做产品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创造价值; 第二个方面是价值传递; 第三个方面是价值交付。 最重要的是价值创造,一切都要回归消费者的利益。 当一个房子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就需要集成化、高密度的设计,需要研发的帮助。

北京,人居聚集了住宅、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等研发中心,共同推动智慧住宅产品的创新。 家居的每一部分——从设计到装修,从家电到智能设备——都应该和谐统一,不再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功能,而是以居住体验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

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很多要求。 比如,在家居设备和功能需求方面,需要安装新风系统、加湿器、软水系统等。又比如,消费者对家居生活场景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家庭影院、智能厨房等。要实现这些目标,最好有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 通过便捷的交互方式对栖息地进行联动和控制:通过自主研发的五合一面板,实现照明、新风、空调、地暖、窗帘的五合一智能控制; 同时一屏可显示室内温度、湿度、PM2.5、PM10、CO2五项数据; 该面板还可以与 App同步数据。

此外,在装修过程中,消费者需要与各类中间商进行交易,部分费用用于购买中间商在产品选择、推荐和销售过程中提供的服务。 而且,消费者往往在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在购买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费用。 消费者购买完整的产品时,减少了中间商,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获得的产品品质优良。

21财经: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家装行业会受到影响吗?

沉亚男:过去,中国的房子是投资品。 如果你有1000万,你很可能会用0万买房子,留下10万用于装修。 因为你预计房子的价格会上涨,持有一段时间后就会卖掉,所以你不会在装修上花很多钱。 但现在房子已经从投资房产变回住宅房产。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城区,新房非常少。 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体验。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城市核心区居民的住宅改善将是二次装修。

一次装修和二次装修的间隔时间为10至15年。 以北京为例,目前有900万套住房,每15年装修一次。 理论上每年要改造60万套房屋。 但在北京,每年实际装修的单位只有20万套,年装修率不超过3%。 现在整个市场的需求都处于堰塞湖状态,而且面积越来越大,基本快要达到顶峰了。

21财经:人居的目标客户群有哪些?

沉亚男:我们服务的第一批客户是中国核心城市的家庭。 基本上,三房两卫是中国城市家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最主流的户型。 这也是很多人的终极居所。 它针对的市场和当初造车时几乎一样,都是年收入35万元以上的中高收入家庭。 中国这样的家庭约有3500万户。 假设每年有7%的家庭装修房屋,则超过200万户。

21财经:您如何看待家装行业未来的发展?

沉亚男:装修改善并不是这件事的结束,而只是它的前奏。 住宅属性将延伸到智能属性,因为大家一致认为下一代智能生态是基于空间自然交互的。 目前三维空间的交互无非就是三个终端。 一是移动的三维空间——汽车; 二是虚拟三维智能终端——以Apple Pro为代表; 第三是人们互动时间最长的地方。 这也是最重要的终点站——家乡。 但个人音箱、空调、电视等并不能算是智能终端。 相反,整个家庭应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智能终端。

21财经:与造车相比,这次创业有哪些挑战?

沉亚男:一开始我以为装修家居比造车容易多了。 从零件数量来看,一辆汽车大约需要17000个零件才能集成,而装修一座房子则需要2000多个零件。

但当我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我发现比我想象的要难一些。 因为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完整,所以当你提出需求时,基本上都能很好地实现;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行业培养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制造人才。 但家居装饰行业则不同。 供应链基础不好,需要自研和与外部供应商联合研发。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你可以请大多数设计师来设计一套房子,但能够将方案抽象为适合每个家庭的人才并不多。

21财经:二次创业时心理有哪些变化?

沉亚男:理想汽车是我第一次创业。 我从李想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从0到1管理一个公司,如何定义产品策略,等等很多细节。 但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努力。 推动。 在理想的创业过程中,我感觉一路上有一座独木桥。 每个星期我都感觉公司要倒闭了,但我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挺过来。 如今,创业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当时我有过创业经历,知道创业天天都会塌下来,所以不会太着急。 如果没有理想汽车的创业,这家创业公司肯定不会有现在的状态。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