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由斋堂镇政府、北京瓷茗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规划将斋堂镇的黄芩茶种植进行整体开发,瓷茗缘公司进行黄芩茶的加工、销售、品牌树立等。国家AAA级景区。黄芩仙谷自然风景区入口处是汉白玉桥和仿古门楼,门楼右侧是文化长廊,左侧是旅游接待区。第一个仿古四合院,能看到能看到黄岑加工的工艺。中间是京西黄岑展厅里面摆放着门头沟区的特产。后面第二个仿古四合院是岑官的住所,有总统套房、散客包间等,均有地热供暖。山中几个平台有生态颐养区,中医药植物园,山地休闲度假区,中医药祖敬拜区。票价:免费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爨柏景区入口(近斋堂镇政府)自驾线路:门头沟109国道,车过雁翅到斋堂,刚过斋堂镇右转进入爨柏景
依山势而建的古朴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青石、紫石、灰石铺成的街道,延续500多年的民风民俗……走进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图”中。位于西山古道边的爨底下村海拔650米,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深邃,自明代起就是过往商贾的落脚之地,古栈道、双龙洞、一线天等景观无比壮观。如今,村里完好保留有清代四合院76套,房屋656间,村里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高低自然,由中间高20米的山石护坡分成上下两层,远远观望好似一片平房环绕着一座石墙山堡。沿着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往上行走,随时随地都有惊喜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走到头,发现转个弯又是一家店铺;随意站在一户村民家,四周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虽然有的地方已经破损,
马栏,又名马兰,明代圈放马匹之地,故此得名。马栏村北距斋堂镇政府仅4公里。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给小小的马栏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被人们尊仰为京西红村。 1937年11月7日,党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军区。1938年2月萧克将军在斋堂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其中七团、八团、九团、十团及十几支抗日游击队,活跃在冀热察抗击日寇,为华北地区的抗战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9年10月挺进军司令部以及被服厂、枪修所、医疗所等部门、单位进驻马栏村。马栏村民踊跃报名参军,当时,在挺进军七团就有一个“马栏排”——官兵全部来自马栏村。 1997年马栏村全体村民捐款修缮了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用房,纷纷送来了珍藏多年的革命文物。1997年7月7日,原冀热察挺
目的地介绍黄草梁自然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4公里处,主峰海拔1773米,与灵山、百花山、妙峰山遥遥相望,为北京市西南山区高峰之一。黄草梁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是旅游、观光、考古的理想去处。这里的花三季不断,春季有山桃花、山杏花、二月兰,五月有大丁香花、杜鹃花,六月有野玫瑰、山丹花,七月黄花,八月绣球,九月江西腊、红豆,十月还有野菊花。登山远眺,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直到天边;山海日出,气象万千。黄草梁上的敌台施工细致,用料精实,虽经四百余年风雨剥蚀,至今仍雄姿依旧。古道旁当年圈马的马圈、明代长城、摩崖石刻保存完整。黄草梁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王国,其间飞禽翔集草甸,走兽出没丛林,它养育了动物,动物们也丰富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又名“古迹山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仍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保留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之一。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爨底下村的古建筑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这些建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民居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雕刻装饰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装饰的主要部位
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西斋堂村聂家大院,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立即命令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第一支队第三大队开辟平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准备冀东暴-动-。1938年2月,邓华率第三大队从涞源出发,经涞水县的板城、涿县的野三坡进入平西斋堂川。邓华司令部就设在西斋堂村聂家大院。邓支队在东斋堂村建立了京郊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政府。不久,又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平西地方工作委员会。并在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平西根据地由此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在西北方向,邓支队第一营连克怀来的矾山堡、蔚县的桃花堡和涞水的金水口等敌人据点;第二营直逼房山的坨里车站,迫使十几名-携械投诚,维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四合院内,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指挥中心,现在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械所,弹药库等遗址。1997年,村里将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陈列,东、西、南房开辟为展室,以图片、绘画、文字解说和数百件实物为内容,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在司令部旧址东北侧另建录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时观看有关平西抗日斗争的录像片。\陈列馆分为四个展室。第一展室:挺进军成立前后。表现抗战爆发,冀
目的地介绍斋堂水库位于北京市西斋堂镇,清水镇域内,这里水面宽阔,绿水涟涟,可以荡舟、垂钓,自然景观秀美,两岸沟回川折,叠峰树立,气候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素有深山绿宝石之称。水库工程始建于1970年4月,1974年9月竣工,建筑物有主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廊等。是官厅山峡洪水治理的重要工程之一。斋堂水库适合开发游船、重约、速降、蹦极、游泳、沙滩浴等水上及其他娱乐项目,以上项目若得以开发,京郊又添新去处,推动了斋堂及京西旅游的发展。位置:位于门头沟斋堂镇,距市区约60公里。斋堂水库为门头沟区最大的水库,也是风景最优美的水库,两岸青山如黛,鸟语花香,水库周边、灵山、百花山、龙门涧等景点离此均不过30公里,109国道从北岸通过,交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此时称“白贴山院”,到了金代改称“灵岳寺”,即为现名,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为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景点位置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白铁山
黄草梁锦乡逸轩农家院位于历史文化村爨地下一线天景区西6华里处柏峪村。该农家院以山间田园风光为特色。以饲养种类繁多的家禽为餐饮亮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院内的大核桃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另外农家院饲养的孔雀可供免费观赏,山鸡和珍珠鸡是一大特色,数目之多是众多农家院绝无仅有的,珍珠鸡肉质鲜美,堪称一绝。散养柴鸡可对外出售。农家院房间干净整洁,床上用品一客一换。这里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东胡林人遗址是1966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同学在门头沟区实习期间发现的,1985年东胡林人遗址被公布为门头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墓葬位于全新世黄土底部、马兰黄土顶部,故研究者将其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内人骨有轻微石化,属于三个个体,一个为16岁左右的少女,另两个为成年男性个体。他们被命名为“东胡林人”。地址: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电话:010-87239047
龙王观音禅林大殿批次: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所在地区:门头沟区
冀热察区党委大三里旧址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大三里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1月,中共晋察冀分局决定,撤销河北省委,成立中国共产党冀热察区委员会,书记马辉之。1939年10月,区党委机关移驻斋堂镇大三里村。在此驻扎期间,主要对各级干部进行培训。1940年1月,区党委机关从大三里移驻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旧址建于民国,四合院,坐西朝东。现存西房三间,南北房各两间,正房被日军炸毁。
王家山惨案发生地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王家山村。王家山村位于斋堂北十余里的北山上。抗战时,村中仅有40多户人家。日伪军进入斋堂川后,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王家山村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和坚固的战斗堡垒。日伪军把王家山村的干部和群众看成地方“治安”的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扑灭王家山村的抗日烈火。从1941年初到1942年冬,先后两次袭击王家山,将村中大部分房屋烧毁。尽管如此,王家山村的群众绝不屈服。1942年12月12日将近黎明时分,日军头目赖野及“指导班”头目贾全书、宋福增等带领日伪50余人,从斋堂出发,兵分两路包围了王家山村。担任警戒的民兵发现敌情后立即鸣枪报警。枪声惊醒了熟睡的百姓,他们迅速冲出家门。在村党支部组织下,青壮年躲过敌人的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