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彭氏民居位于巴南区南泉镇白鹤林村,时代为清。“彭氏民居”位于重庆巴南区南温泉,它同时俗称“彭氏庄院”或“彭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迄今186年历史。四面由5至7米高的围墙环抱,构成履合四廊式四合庭院。院内有一百多年的桂花树(金桂、银桂)3株,国家二级保护黄桷古树2株。庭院楼厅廊廓,雕梁画栋,保存十分完好。彭氏祖籍江西,明正统十三年科状元,继有史部尚书,四川布政史司。彭氏宗系随之迁徙四川,经过一、二世纪的繁衍,族内子孙发展壮大,道光二年始建“彭家大院”。清末民初,彭氏家族内部斗争激烈,加上-大量进入彭宅食用耗志损体,从而致使彭氏家族逐渐走向没落和衰亡。1938年,民国政府迁都重庆,“彭氏民居”成为国民党中心政
南泉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西500米渝南路边缓坡地带。1949年11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一〇三团,南温泉战斗中,我军一营营长徐照奎等三十一名指战员光荣牺牲,1953年为纪念烈士们建立的历史功勋,特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由坊、亭、碑、墓四部分组成。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简介1949年11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四野47军等部队,在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下,受命入川直捣国民党最后老巢重庆,并于24日攻占了南川。当晚,--司令在南川召开了11军、12军、47军军长会议,紧急部署解放重庆的行动计划。25日,十二军35师103团奉令作为三兵团前卫部队,从南川神童坝抄小路,飞
林森别墅旧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虎啸村,长南桥西南约120米建文峰北麓。建于1937年,坐西向东,面对虎啸口,右靠建文峰,与“孔祥熙官邸”相邻,四周绿树环抱。该建筑大小厅室15间,占地面积509㎡,建筑面积994㎡,通高13.5米。建筑主体为中西合璧风格,青灰色调,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铺素面小青瓦。一楼一底带地下室,地下室均为条石砌筑。兼具住宿、办公、防空功能。室内有壁炉与夹墙相同,可为各房间供暖,其中一间内墙嵌设枪械柜。该建筑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的主要官邸之一,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抗战遗址。
陈立夫、陈果夫住宅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虎啸村以西1400米保利?小泉别墅区内,又称“二陈官邸”。为民国初年阮氏家族宅第,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教育长陈立夫、陈果夫教务、办公、接待、休息、居住的地方。该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通高11.7米,共有大小厅室14间。砖柱、土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和攒尖式混合屋顶,小青瓦屋面,顶设二老虎窗。一楼一底,正面及东侧外挑楼廊设木栏杆,素面台基。该建筑为“二陈”在重庆的主要官邸之一,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抗战遗址。
蒋介石官邸又称校长官邸,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小泉保利小泉别墅区内。坐南向北,占地面积298平方米,建筑面积272平方米,通高7.4米。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小厅室12间,砖混结构(原为木结构板条墙),单檐歇山式顶,小青瓦屋面,屋顶设有二老虎窗。原是清末阮氏的居住场所,1940年,该邸改建为校长官邸,蒋介石的秘密会议、接待均在此进行。总裁侍从室第三处也驻此。该建筑为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在重庆的主要官邸之一,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抗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