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洞位于武隆县江口镇4千米处的芙蓉江畔。发现于1993年5月。经中国与澳大利亚有关溶洞科研机构两次实地勘测,评价为:“世界奇观,一级洞穴景点”,“一座地下艺术宫殿和洞穴科学博物馆”。芙蓉洞主洞长27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1.1万平方米,最为壮观。洞内钟乳石类型几乎包括世界各类洞穴近30余个种类的沉积特征。其中有宽15米、高21米的石瀑和石幕,光洁如玉的棕桐状石笋,粲然如繁星的卷曲石和石花等,其数量之多、形态之美、质地之洁、分布之广,为国内罕见。净水盆池中的红珊瑚和犬牙状的方解石结晶更是珍贵无比。大量的次生化学沉积形态,构成目不暇接的各种景观数十处。洞中主要景点有金銮宝殿、雷峰宝塔、玉柱擎天、玉林琼花、海
时代:唐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武隆县批次:第一批长孙无忌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蔡家村天子坟小组天子坟。坐东向西。长孙无忌为唐朝初大臣,著名法律家,公元659年,反立武昭仪为后,谪贬黔洲自缢。墓葬呈圆锥形,直径三十米(包括走道二米),高出地面5.75米。寻回原有石碑三块:一为明朝年间所建的“唐太傅长孙公无忌之墓”碑,高1.5米,宽0.73米,厚0.12米;一为清乾隆十一年(1747),彭水知县吴元凤建立“唐长孙无忌墓”碑,高1.12米,宽0.49米,厚0.1米;再是咸丰十一年(1861)建立的“长孙公墓碑诗”碑高1.55米,宽0.7米,厚0.9米,均重新竖立于墓冢的正面。该墓的发现及保护对研究唐代历史及唐代墓葬形制、葬俗葬制有重要
江口汉墓群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蔡家村,墓群分布在距江口镇3km范围内的乌江、芙蓉江江岸以及南彭公路侧。墓群由5座墓葬组成,分别为蔡家村汉墓、坟院子汉墓、生基坪汉墓、天子坟汉墓及张家拐子汉墓。蔡家村汉墓位于江口镇北侧,乌江东岸,距镇约3km。墓建在白杨坪上,系券顶石室墓,先挖土坑,后用不规则的条石砌筑;坟院子汉墓位于江口镇东北,南彭公路东侧,距镇不足3km。此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单室);生基坪汉墓位于乌江西岸,江口镇北约3km处。此墓为长方形券拱石室墓,全墓由墓门、前室、侧龛、后室等部分组成,方向133度;天子坟汉墓位于江口镇北侧,乌江西岸,与镇隔江相望,直线距离约1km。此墓为砖券墓砖墓,背山面江;张家拐子汉墓位于芙蓉江北岸,江
李进士故里题刻位于武隆区江口镇蔡家村,时代为清。2024年,李进士故里题刻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烈女坟墓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蔡家村四坪小组张家湾。坐东南向西北,建于明代。为单人石室墓,条石围成封土,总进深9米,宽3米,高2.8米。双重檐歇山式仿木牌楼结构,山字形冠顶,下檐宽2.7米,上檐宽1.36米,上檐下开龛,龛内刻“氣節淩雲”四字。素面额枋下为墓碑,碑高0.53米,宽0.92米,碑中阴刻“明李貞人墓”。两侧置八字挡墙,墙高1.7米,右侧墙刻康熙四十一年对该墓修缮的记录,左侧刻道光十一年重修记录。墓前立圆形望柱一对,高4米,直径0.3米。该墓葬主人李贞人为当地传说中一位贞烈女子,为不愿嫁给从未谋面的当地富商为妻而-。该墓的发现及保护对研究明代的丧葬习俗及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物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