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江上游富屯溪、金溪汇合处,为“闽江起源处、顺达昌盛地”。县域面积198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13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3.02万人,常住人口17.91万人。城区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8.4万。主要县情特点:
【大圣祖地】顺昌大圣信俗活动源于唐末五代、兴于元明,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文化实物遗存多达100多处,被誉为“大圣祖地”,大圣信俗活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山石宝峰顶上的宝山寺大殿为元代全仿木砂岩石构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也因此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推动大圣信俗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大圣博物馆,打造“中国西游记文旅之乡”。
【文化善地】顺昌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建县,“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文化积淀丰厚,历史人才辈出,是宋代理学家杨时的祖居地,游酢、朱熹的讲学地,廖刚、廖德明、余良弼、李默、饶元等爱国名臣的故乡,被誉为“八闽善地、文献之邦”。土地革命时期就是闽西北主要游击区域,彭德怀、毛泽民、滕代远、黄克诚、罗炳辉、项南等革命先辈曾在顺昌从事革命活动,2024年被列为原中央苏区县。
【生态福地】顺昌境内千山叠翠、万木峥嵘,森林覆盖率80.34%,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个杉木之乡、首批中国竹子之乡。近年来,顺昌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化“森林生态银行”“一元碳汇”、碳金融等绿色创新,“森林生态银行”和“一元碳汇”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经验”,“顺昌林业碳汇贷”入选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首批5项改革创新成果。
【兴业宝地】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顺昌布局了一批重工和军工企业,留下炼石水泥、富宝实业、榕昌化工等上世纪四、五十年的老企业和铁路运输专用线。目前,已初步形成氟新材料、新型建材、竹木生态加工、光电机械、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建有郑坊、金山、新屯、谟武、五里亭等产业平台,其中郑坊园区为省级工业园区,金山新材料产业园为全省氟化工专业园区,是各界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72家,其中亿元企业9家,规上工业产值48.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