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榆中县以来,该区在其西部。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在今西固区设金城县,该区在其东部。

隋开皇元年(581)在皋兰山下至兰州,隋唐时,该区在兰州中部。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占领兰州,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党项羌占领兰州。

宋元丰四年(1081)宋朝收复兰州,在隋唐兰州城地拓筑城池,该区在宋兰州中部,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金占领兰州,该区在金兰州中部,金末帝天兴三年(1234)蒙古占领兰州,明洪武二年(1369)明朝攻取兰州。

该区在元明兰州中部。

乾隆三年(1738)置兰州府,兰州降为皋兰县,县城入驻。

民国时,该区为皋兰县政府、甘肃省政府驻地,该区在皋兰县中心部位,辖金城镇(今城关区一部分)、广武镇、东岗镇、太平镇。

1942年,第一至第九9个区,其中的第一至第八区在今城关区。

1949年8月26日兰州市解放后,第一至第七区在今城关区。

1953年3月为第一至第六区。

1955年第一区和第二区合并。

始称城关区,以地处兰州城的内城及关城(郭城)而得名。

第三区改为东岗区,以东岗镇得名。

第六区改为盐场区,以盐场堡得名。

1958年2月,盐场区并入城关区、东岗区。

1960年12月东岗区并入城关区,1968年4月城关区改为东风区,取“东风压倒西风”之义。

1973年8月,东风区恢复为城关区,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