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古称狄道,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冲,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
秦献公元年(前384),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之始。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
东晋十六国时,前凉改置武始郡。
唐朝初期,置临州,后置狄道郡。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吐蕃连陷秦、渭、洮、临四军,狄道陷于吐蕃。
五代十国时期,仍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镇洮军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
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
清乾隆五年(1740),迁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
1913年,降州为县。
1929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
1949年8月16日,临洮和平解放。
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决定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洮、洮沙二县属临夏分区。
1950年5月,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划入定西分区。
1961年12月,设立临洮专区。
1963年10月撤销,划归定西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