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历史沿革

夏商为氐羌聚居地,周秦时为西犬丘地,秦戎杂居。

秦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后首置武都邑。

秦统一后为陇西郡西县地。

西汉设武都郡武都道(县),又析置上禄县,治今洛峪镇,属武都郡。

东汉隶凉州刺史部。

三国蜀废上禄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杨以仇池为中心先后建立前、后仇池国,治仇池城。

北魏治仓泉县,治今洛峪镇,为仇池郡治所;置水南县,治今长道镇,为南天水郡治。

北周移仓泉县治于阶陵县故城,改水南县为长道县,为长道郡治。

隋初废仇池长道郡,长道县属汉阳郡,后废汉阳郡,或属同谷郡,或属成州,期间曾置汉源县。

唐大历中为吐蕃所占,后收复,复置成州长道县。

北宋长道县属岷州,南宋绍兴九年(1139),金人进犯陇右,攻占岷州,遂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即今汉源镇西北。

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二次议和,以“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改岷州为和州,又因淮南已有和州,遂加“西”字以别之,称为“西和州”。

明洪武十年(1377)降州为县,始称西和县,属巩昌府,直至清末。

1913年后先后属渭川道和第四、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归属武都专区。

1956年归属天水专区。

1958年撤销西和县,成立西礼县,1961年回复西和县,仍属天水专区。

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

2004年属陇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