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
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
西汉置番和、骊靬2县,番和县治今焦家庄镇水磨关,骊靬县治今焦家庄镇者来寨,属张掖郡。
西晋属武威郡。
十六国北凉改番和县为番禾县,为番禾郡治。
北魏改番禾县为彰县,新置燕支县,治今红山窑镇高古城。
北周改骊靬县为力乾县。
隋开皇三年(583)复称彰县为番和县,治今城关镇,力乾、燕支2县并入,属武威郡。
唐天宝三年(744)改番和县为天宝县,属凉州。
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据。
宋属西夏西凉府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永昌路,治今永昌县城,属甘肃行中书省。
永昌一名始此,以“永昌王宫殿所在”得名,意为永远昌盛。
明洪武三年(1370)在金山之阳永昌王署置永昌卫,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县,属凉州府。
1912年属甘凉道。
1944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武威专区。
1955年改属张掖专区。
1961年复属武威专区。
1981年属金昌市,并析永昌县部分地为金昌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