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玉门、池头、乾齐、天??4县,隶酒泉郡。
元鼎六年(前111)增冥安县,隶敦煌郡。
王莽“新”政(8)改玉门县为铺平亭,改乾齐县为测虏。
东汉建立(25)后改铺平亭为玉门县,改测虏为乾齐县,改池头县为沙头县,废天??县,增延寿县。
玉门、沙头、乾齐、延寿4县隶酒泉郡,冥安县隶敦煌郡。
三国属曹魏,沿东汉制。
始于魏黄初元年(220)。
西晋建立(265)后,初沿曹魏制,元康五年(295)增晋昌郡,玉门、延寿、骍马3县隶酒泉郡,沙头、乾齐、冥安、会稽、新乡5县隶晋昌郡。
东晋十六国(301-442)先后由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政权割据。
晋隆安4年(400)李暠增会稽郡,玉门、沙头、乾齐、延寿、骍马、新乡6县隶会稽郡,冥安县隶晋昌郡。
北凉郡县无常。
北魏建立(442)后增玉门郡,废骍马、沙头、乾齐3县,玉门、延寿2县隶玉门郡,冥安、新乡2县隶晋昌郡。
西魏建立(534)后置会稽县,隶常乐郡。
隋开皇三年(615)后置常乐、玉门2县,隶敦煌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玉门军,先是玉门军、玉门县并存,后玉门县废而又复,天宝十四年(755)废玉门军,广德二年(764)土蕃占据,大中五年(851)玉门县复归唐朝,置玉门镇。
唐时玉门军(县)隶肃州(酒泉郡)。
唐末宋初(851-1036),先属张氏归义军,后属曹氏归义军,张氏归唐,曹氏附宋,间有甘州回鹘、沙州回鹘短暂割据。
宋为西夏地(1036~1277),隶瓜、肃2州。
元政权建立(1264)后隶瓜、肃2州。
明洪武九年(1376)后置赤斤蒙古所,后升为卫。
明末清初(1528-1716)荒芜。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6)置赤金、靖逆2卫,隶安肃道。
乾隆三十八年改为玉门县,隶安西州。
1912年,设玉门县,隶安肃道,县设治城、临城区、柳渠区、赤金区、花海区、昌马区。
十六年隶安肃行政区。
1929年,改设为五区,区下编村,其中:第一区(今玉门镇、黄闸湾乡、下西号乡)辖12村。
第二区(今赤金镇、清泉乡)辖7村。
第三区(今柳河乡)辖4村。
第四区(今昌马乡)辖7村。
第五区(今花海乡)辖4村。
1936年,隶第七行政区(是年成立酒泉公署)。
1938年,在汉口设立甘肃油矿筹备处,筹备开发玉门油矿,1941年在重庆成立甘肃油矿局。
1943年,设一镇五乡,晋昌镇、柳河乡、靖边乡、花海乡、赤金乡、昌马乡。
1946年撤销甘肃油矿局,部分人员迁至上海成立中国石油公司,部分人员迁至玉门成立甘青分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矿解放,实行军事管制,26日,玉门县解放。
10月8日,玉门县人民政府成立,治晋昌镇(今玉门镇),隶酒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2月,设6区40乡,即晋昌区,8乡,含解放、得胜、和平三个街政府;靖边区,10乡;柳河区,7乡;赤金区,6乡;花海区,5乡;昌马区,4乡。
共有93个行政村,240个自然村。
1950年成立玉门矿务局,取消军事管制。
1952年12月,将赤金区划分为赤金、惠民2区。
1953年,将靖边区划分为靖东、靖西2区。
1953年10月26日,玉门油矿成立相当于丁等县矿区人民政府。
1955年10月,成立专区级玉门市,省辖市,玉门县的白杨河乡划归玉门市,玉门县改隶张掖专员公署(撤酒泉公署后酒泉属县改由张掖公署管辖),县有8区45乡,共126个初级农业合作社。
11月,撤区并乡,由45乡合并为21乡,即新民、赤峡、建设、火烧沟、大庙、屯城、东渠、城郊、下东号、西红号、塔尔湾、南阳镇、黄花营、官庄子、二道沟、红旗、蘑菇滩、上窖、下窖、西河、白杨河,另设城关镇(玉门镇城区)。
1958年2月,新建北湖、蘑菇滩、花海三个国营农场(1963年11月组建农建十一师),其后沿革变化频繁,至2024年形成国有饮马农场、黄花农场、农垦官庄企业公司、农垦建筑公司四个农垦团场。
6月,撤销新民、建设2乡,成立赤金乡;红旗乡并入二道沟乡。
全市共有高级农业合作社50个。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6个,即红旗(赤金)、红星(含原城关镇、城郊乡、下东号乡、西红号乡)、跃进(含原柳河)、火箭(花海)、卫星(靖西)、东风(含原上窖乡、下窖乡、西河乡)。
共有生产大队50个,生产队357个。
11月26日,玉门县行政建置并入玉门市(专区级),治所在老君庙,并红星、跃进、卫星为玉门镇人民公社,辖4个管理区,即城郊、靖东、靖西、柳河管理区,改东风人民公社为昌马人民公社,改红旗人民公社为赤金人民公社(辖清泉管理区),改火箭人民公社为花海人民公社,共有生产大队44个,生产队342个。
同年成立甘肃矿区。
1960年11月,成立新民镇(玉门东火车站)。
1961年5月,将4个管理区撤销,公社划小,全市设8个人民公社,即玉门镇、下西号、黄闸湾、柳河、昌马、赤金、花海、清泉;另设1镇,即玉门镇。
共有生产大队44个,生产队352个。
12月,撤销专区玉门市,玉门市、玉门石油管理局政企分设,玉门市改为县级市,隶酒泉专员公署。
1962年12月,撤销新民镇,成立东站街道办事处。
1967年4月,军队介入地方政权,玉门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管。
1968年3月,成立玉门市革命委员会。
1978年12月,隶属酒泉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12月,撤销玉门市革命委员会,恢复玉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分别更名为乡(镇)人民政府,原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是年,全市设1镇8乡,即玉门镇、玉门镇乡、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昌马乡、赤金乡、花海乡、清泉乡,共辖村民委员会63个,生产大队402个。
1985年6月,撤销玉门镇乡,并入玉门镇;撤销赤金乡,成立赤金镇;撤销玉门东站街道办事处,设玉门东镇。
1995年成立省疏勒河管理局(正厅级)。
1998年8月18日,成立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行政区域面积11。
0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
1996年12月9日,清泉乡政府驻地从火烧沟迁至跃进。
2001年10月17日中石油批准玉门油田分公司向酒泉搬迁。
2002年6月15日,花海撤乡建镇。
6月25日,从花海行政区域内给小金湾东乡族乡调整11.5平方千米,调整后小金湾东乡族乡行政区域面积为22。
5平方千米。
9月,玉门市改由甘肃省直属,酒泉市代管。
2003年4月4日,民政部批准玉门市政府驻地由原址解放路迁至玉门镇。
7月15日,撤销南坪、北坪、新市区3个街道办事处,同时设立老君庙镇。
12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撤销玉门市清泉乡、玉门东镇,并入老君庙镇。
12月28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管理局挂牌成立,原酒泉市疏勒河管理局并入。
2004年合村并组,村委会由69个合并为45个,村民小组由444个合并为226个,居委会由20个撤并为12个。
12月27日成立老市区管理委员会。
2005年,民政厅批复撤销昌马乡,将昌马乡并入赤金镇。
2005年12月,民政厅批复成立柳湖乡,乡政府驻岷州村,设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06年7月18日正式挂牌。
6月,市政府批准在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新设立怡静园、兆祺园、玉兰园、芳沁园、紫荆园、疗养院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6年9月8日,玉门市政府在玉门镇的新办公大楼正式挂牌。
2007年4月批准成立七墩滩移民工作站,由柳河乡代管,设3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
2007年8月,酒泉市批复设立玉门新市区街道办事处(辖南街、北街、玉关路、兰新路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
10月,市政府批准在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设百合园社区居委会,全市社区居委会总数达到20个。
2008年4月,民政厅批复成立独山子东乡族乡,乡政府驻金泉村,设4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10月20日正式挂牌。
10月,市政府批复设承瑞园、鸿硕园、天润园社区居委会、花海镇和政社区居委会、赤金镇铁人路社区居委会,全市社区居委会达到25个。
2009年6月,民政厅批复成立六墩乡,乡政府驻柳北村,设3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2010年8月正式挂牌,10月28日又将饮马农场两个疏勒河项目移民点划入,行政村增至5个,村民小组增至16个。
6月7日恢复昌马乡建制。
8月,将玉门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的10个社区居委会移交肃州区管理。
2024年5月,省民政厅批复撤销柳河乡、黄闸湾乡、下西号乡,设立柳河镇、黄闸湾镇、下西号镇。
2024年5月,省民政厅批复撤销昌马乡、柳湖乡、六墩乡,设立昌马镇、柳湖镇、六墩镇。
现辖辖玉门镇、赤金镇、花海镇、老君庙镇、柳河镇、黄闸湾镇、下西号镇、柳湖镇、昌马镇、六墩镇10个镇,小金湾东乡族乡、独山子东乡族乡2个乡和新市区街道办事处,下设59个村民委员会,290个村民小组,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