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历史沿革

南宋,分属仁厚乡和德庆乡。

清代,分属仁良都和隆都。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第一区和第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今板芙镇东部、西部分属中山县第一区鹿鸣乡和第二区四沙乡,四沙乡辖板尾沙、芙蓉沙、广福沙头、广福沙尾、大排沙5个村。

1953年,二区改为十二区,板芙西部属第十二区。

1955年8月,第一区改为沙涌区,第十二区改为沙溪区,板芙东、西部分属上述2个区。

1957年初,撤区并乡,整个板芙属北溪乡。

1958年至1961年上半年,板芙东、西部先后属红旗公社、三乡公社和北溪公社。

1961年8月,整个板芙划入三乡区,分别设板芙公社和深湾公社,板芙公社辖境只有板芙的西部和金钟共12个生产大队。

1963年初,板芙公社与深湾公社、神湾公社合并为深湾公社。

1965年1月,撤销深湾公社并与神湾公社分家,成立板芙公社。

1983年,称区。

1986年12月,改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