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原名附城区(2000年改今名),是市区四个区之一,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多,外来人口28万多。处于穗深经济走廊的黄金段,地理位置优越,接广深、莞深高速公路,靠京九、广九铁路,莞龙、莞长、莞樟及市区多条城市道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城区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优势,以“开拓、创新、团结、诚信、务实”的东莞精神,成功走出一条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之路,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近两年,东城区围绕建设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投入近15亿元,建成了东城文化广场、御景湾洒店、行政办事中心及教育设施工程等十大城市形象工程项目。规划开发同沙生态旅游区、城市道路改造、城市主要街道两旁景观装饰、建设旗峰公园及榴花公园第二期工程、汽车展销一条街、东城污水处理厂及东城高级中学、新东城小学、东泰小学等新的十大重点工程项目。
城市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东城区现有企业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600家,与香港、台湾、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商业贸易活跃,区内形成了花园新村、岗贝及红荔路商业街等商业旺地,建成了花卉、三鸟、鞋业、装饰等一大批专业市场,法国大型超市家乐福、日资吉之岛百货也落户东城区。
熊飞(?~1276)熊飞,广东东莞人。有武略,善骑射。南宋景炎元年(1276)春,以布衣身份起兵勤王抗元。时文天祥经略江西,熊欲往投,被元将黄世雄所阻困,兵溃。熊从水路遁返东莞。后端宗遣赵氵晋为广东制
卢仲夫(1919——1940),又名卢步云,东莞东城峡口鳌峙塘人。原姓徐,因家贫,小时卖到东坑石狗前村给人当儿子。1930年考入东莞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在粤军陈济棠部队当文书。1933年初离开国民党军
袁鉴文(1914—2007),原名袁教民,又名袁福祥,东莞东城温塘人。1928年至1935年就读于东莞中学。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学。1936年6月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12月底离开中山大学到
袁康(1925——),东莞东城温塘皂上坊人。1941年8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春编入手 队,随队在莞城、太平一带活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7月调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