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正二年(1342)道滘立村,因地处东江南支流所到之滘,故称""到滘""。
清雍正八年(1730),到滘属延福乡第十三都。
清道光十七年(1837)又称济川乡,直至1953年都沿用济川乡名字。
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1874),到滘属十一都中堂司管属,1912年,属东莞县第九区,1938年,属第六区。
1940年划为第一区。
1945年,称第六区济川乡。
1949年11月,属第八区。
1953年改属第十三区,称到滘乡。
1954年成立乡级镇,改称道滘镇。
1956年十三区改为道滘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大乡,道滘区析分为道滘、新村两个大乡。
1958年成立道滘人民公社。
1981年11月,从道滘公社划出洪屋涡、梅沙等9个行政村成立洪梅人民公社。
1982年9月改设道滘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称道滘镇。
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
道滘粥是以肉丸为主料的米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在肉丸粥中独占鳌头。由于道滘粥的肉丸选用新鲜上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这样使肉丸有韧性,入口香脆,弹性特强,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
蟛蜞酱,道滘人俗称蟛蜞咸扒,含有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和天然维生素,有补血养颜之功。用蟛蜞咸扒蒸猪肉,是佐膳佳品,坐月妇女常食有补养的功能,炒豆角放上少许蟛蜞酱,色、香、味一流,与众不同。蟛蜞生长在河边
道滘的禾虫肥大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道滘人的制法是将禾虫放落清水中洗净,随手放入钵头内(陶制品),加上适量于蒜蓉、精盐、生油、鸡蛋(现在大多数不用蛋了),用筷子捣匀,禾虫成了膏,蒸熟后,用文文火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