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文化旅游景点

大迳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大迳村汪潭小组旁,占地约500平方米,碑身呈方形柱状,高约10米,外用大理石砌成,正面镶嵌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泊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底座正面刻有碑文,背面刻有烈士英名。原碑于1983年12月建于大迳的对面山(山名)上,1995年因修建高尔夫球场迁至现址。1926年初,中共广东党组织派李成章从广州返回大迳石马圩进行革命活动,建立中共石马支部,李成章任书记。同时,成立石马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农-动。日军入侵华南后,李成章在家乡组织农民抗日武装,抗击日军。1940年11月初,驻东莞厚街、桥头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一个炮兵分队共200多人,奔袭驻汪潭村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

厚街革命烈士纪念碑

厚街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厚街大道松山公园内。厚街镇人民政府出资修建,于1995年8月23日落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碑体呈柱状形,高约10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厚街镇有许多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被市、镇民政部门认定的烈士有140多名。其中著名的烈士有:被誉为“黄田十七勇士”之一的于1942年12月在宝安县黄田战斗中牺牲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宝安大队副指导员王天锡;1943年2月在厚街大迳反“扫荡”斗争中牺牲的石马村民兵中队长李成章;1945年秋在宝安县与日军作战中牺牲的东江纵队中队长林耀;1945年初在香港大屿山游击区进行反“扫荡”斗争中牺牲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政训室干事王月娥;1945年4月在

王作尧故居

王作尧故居位于厚街镇厚街村西门巷,GPS坐标:北纬22°5630.9,东经113°3911.3,海拔高程26米。遗址是一座清代建筑庭院,名为小坞园。有房屋20间,围墙内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围墙外为大片的果树园。小坞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这里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的家,同时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莞特别支部书记王启光的家。抗战时期,小坞园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活动的一个重要秘密据点,其中东江纵队的新闻电台和油印室曾一度设在小坞园内。由于小坞园年久失修,新中国成立后,已近荒废。1971年,厚街村在此建立小学,小坞园残存的房屋被拆除,空地用来建课室。1983年,由王作尧与堂兄王启光为代表的两家人

东江纵队碑廊

东江纵队碑廊位于厚街镇厚街大道松山公园内,GPS坐标:北纬22°5641.9,东经113°3943,海拔高程29米。碑廊总长81米,由21块题字石碑、4座浮雕以及2块题字黄腊石组成。碑廊收集了叶剑英、廖承志、聂荣臻、徐向前、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东江纵队领导人为东江纵队所作的书法题词。2006年,革命前辈王永祥夫妇建议在松山公园修建东江纵队碑廊,厚街镇人民政府接纳这一建议,制定具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在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协助下,碑廊于2009年5月落成使用。该碑廊和王作尧雕像、厚街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起,展现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光辉历史,进一步丰富了厚街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2008年4月,东江纵队碑廊所在的松山公园

节度陈公祠

节度陈公祠,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碌灰瓦筒,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彩绘、壁画、陶塑工艺精美。公祠首进外置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大门两侧的对联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两侧各有一青云巷,前廊两侧设麻石塾台,门额嵌“节度陈公祠”石匾,正脊为陶塑博古脊;二进为三开间牌楼,歇山顶,灰塑牛角脊,正脊立鳌鱼,垂脊立陶塑狮子,明间门额匾刻“名宦乡贤”,中间两柱脚有抱鼓石;三进设有屏门,灰塑博古脊,左右八角拱门边廊;四进后堂摆设陈氏祖先神台。节度陈公祠历经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1997年重修,

福神岗公园

福神岗公园座落于寮厦村,位于寮厦村的彩云路与厚街博览大道、将军路之间。 公园内以仿明清古建筑风格为主体,以前区中轴线牌坊、三星像、万福阁及侧入口为主要构图,内设有五条登山道,通过园林山径把各处景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整个公园的设计十分注重充分利用公园内的森林、植被、山坡等自然环境资源,突出环境友好、实现和谐的理念。如果你从正面的阶梯登上山顶,一路的景观让你细细品味,如果你从登山道走上山顶,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是其乐无穷。 山气日夕佳,携手共感受。一家大小,或三、五知已结伴,一起走进福神岗公园,踏步走上登山的台阶,一阵阵的清风徐来,让人倍感写意。既可让人享受登山的乐趣,又没有登高的疲惫不堪。站山顶平台,倚着栏杆,俯视近处的镇中心区

东莞方氏宗祠

东莞方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祠为五进四合院式布局,深为66.4米、宽16.6米,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第二进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坊楼为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门额红砂岩石板上阴刻“六桂留芳”四字。祠内二、三进檐墙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画艺术装饰,其余各进脊饰有山水、花鸟、人物陶塑,栩栩如生。祠内保存有建祠时侍讲学士方孝孺草书木刻阴文的对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宗祠建筑现存完好。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方氏宗祠被列入广

东莞厚街

厚街一般指厚街镇厚街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北连东莞市区,南邻虎门港,东倚大岭山,西南毗连沙田,西北与道滘、洪梅等隔河相望。镇中心位于北纬22°56′,东经113°40′。景点位置广东省东莞厚街镇厚街

王作尧雕像

王作尧雕像坐落在东莞市厚街镇松山公园内。1996年7月3日由厚街镇人民政府修建。纪念石像用花岗岩雕琢而成,石像右手插腰,左手平放在一张作战方略图上,昂首挺胸,用充满自信的目光直视前方,展现了王作尧将军运筹帷幄、英姿勃勃的英雄形象。

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东莞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首期展馆7.4万平方米,可提供2615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场面积9万平方米,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展馆经权威国际专家指导设计,屋顶采用索网结构,保证了跨度90米,宽度260米的无柱大空间,展区自由分隔,展出面积可从5000平方米至5万平方米任意组合。展馆内通风、电、气、水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充足,所有设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GDE)成立于2000年12月,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目前共有5个展览馆,室内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9万平方米,共可提供5,500个标准摊位。展馆有85-2400平方米大小会议室共11个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训练班遗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训练班遗址位于东莞市厚街镇双岗村官美厦,在今广东国际展览中心附近一带。那里处于东江和珠江交界的送隹诘卮宦砥酱ǎ佑孔莺幔怯忻摹拜覆荨辈亍=夥徘霸谒芪Щ啡谱乓煌藜实谋搪趟荩壮啤扒嗌凑省保哂薪虾玫囊涡裕强谷沼位鞫踊疃睦硐氤∷?942年至1943年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利用双岗村咸草田的草寮先后举办了军政干部培训班、干部整风学习班、保卫干部训练班。各期训练班一直在隐蔽、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均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1943年11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决定在东莞双岗村举办数十人的军政训练班。由于当时游击队正在反击日伪顽军的进攻和“扫荡”,战斗频繁,许多部队抽不出干部来参训,只有主力大队珠

黄潭战斗遗址

黄潭战斗遗址位于厚街镇大迳村,GPS坐标:北纬22°5451.7,东经113°4501.5,海拔高程60米。1940年11月初,驻莞(城)太(平)公路和厚街、桥头村的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及一个炮兵分队共200多人,奔袭驻汪潭村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第三大队与敌激战4小时。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游击队占据汪潭村后面高地,掩护村民安全转移到大岭山,然后撤出汪潭村。日军在汪潭烧屋抢掠后,抬着伤亡人员撤回厚街。这一仗,毙伤日军30多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小队长陈定安、黄毓光和战士潘敬波、何光、黄喜等人牺牲,中队长陈其禄、副中队长鲁风、手-队队长翟信等5人受伤。在汪潭村发生的这场战斗,历史上惯称“黄潭战斗”,这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移

方炯贤烈士墓

方炯贤烈士墓位于厚街镇河田村神仙水入口处,GPS坐标:北纬22°5455.5,东经113°4124.2,海拔高程69米。墓碑坐南朝北,四周绿树成荫。高1.16米,宽0.56米,占地16.8平方米。方形梯状碑座分三级,水泥结构。青麻石墓碑阴刻“保卫桑梓方炯贤烈士之墓民国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河田乡公所立”。方炯贤是河田东头人,出生于香港,幼年父母双亡,稍长便回到家乡务农。1941年,在东头村中共地下党员方结力引导下,方炯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大岭山一带打游击,后任游击队中队长。1945年春节刚过,一大队日伪军从桥头向河田“扫荡”,在浪桥(地名)附近,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部队遭遇。战斗开始,日伪军占据了有

秋成公祠

秋成公祠位于厚街镇河田社区南坑三巷2号旁,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8.5米至40米不等。面积:3973.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厚街镇河田社区南坑三巷2号旁。

郡驸公祠

郡驸公祠位于厚街镇河田郡马路5号,年代为192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11月,被公布为第九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基底边向前延伸约20米,向后延伸约4米,向左延伸约1.4米,向右延伸约2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50米。

通政陈公祠

通政陈公祠位于厚街镇桥头村祠边村七巷1号,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5米至18米不等。面积:2888.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厚街镇桥头村祠边村七巷1号。

梁德明起义遗址

梁德明起义遗址位于厚街镇环冈村雅淡祖祠(已于20世纪70年代拆毁,改建为环冈村文化室),GPS坐标:北纬22°5543.2,东经113°4246,海拔高程37米。1942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后,广东敌后游击战争有了较大发展,为后来东江纵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42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为了加强莞太公路两侧的敌后工作,打通与珠江三角洲兄弟部队的联系,成立中共莞太线敌后工作委员会,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王作尧兼任书记,领导机关设在厚街,领导莞太线、宝太线一带的敌后工作。1943年11月8日,经过中共莞太线敌后工委和中共东莞地方组织的耐心争取教育,驻莞太线厚街的伪军第30师89团代理团长兼第一营长梁德明率领伪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