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文化旅游景点

霍锡熊烈士墓

霍锡熊烈士墓坐落在东莞市中堂镇斗朗村渡头。1987年4月,中堂镇人民政府为纪念霍锡熊烈士牺牲40周年,把烈士的骸骨从惠阳县富美村(现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富星村)移葬到他的家乡斗朗村渡头。墓坐西向东,呈圆形体,半径2米,周围有约1米高的围栏,墓碑高3.6米,上窄下宽,钢筋水泥结构,顶有红五角星,碑上竖写红色大字“革命烈士霍锡熊同志之墓”,碑底座刻有霍锡熊烈士生平简介。墓地总面积约27平方米。霍锡熊,又名霍路洪,曾用名石熊。1915年出生于东莞中堂镇斗朗村。1938年8月,霍锡熊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广东抗日民众自卫团增城三区常备队。东莞、增城等地失陷后,他奉命回到家乡,带领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同年12月上旬,他率领民众武装在斗朗抵抗日军

东莞水乡北区武工队队部遗址

东莞水乡北区武工队队部遗址位于中堂镇四乡村泗涌,是原东莞水乡北区武工队队长郭奖贤的故居,GPS坐标:北纬23°0306.3,东经113°3638.8,海拔高程3米。该建筑为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现建筑面阔10.6米,进深16.2米。面阔三间,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抬梁与穿斗式梁架,凹门廊,墙体以青砖、泥砖砌筑。1948年4月,根据中共东宝县委指示,东莞水乡区委扩大会议在潢涌黎耀家的洲寮召开。会议由中共东莞县委宣传部长兼水乡区委书记何胜(卢焕光)主持,区委书记王纪平、区委祝锦龄和陈成来、黎耀、各支部负责人及部分党员骨干参加。会议决定:正式宣布成立水乡北区武工队,任命郭奖贤为队长(1949年1月由祝陈溢接任队长),祝厚良为指导员。区委召开

容海黎公家祠——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遗址

容海黎公家祠——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遗址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亲仁巷13号,GPS坐标:北纬23°0722.4,东经113°4348.3,海拔高程3米。1949年8月,占据潢涌的国民党东莞县保警第三大队,在中共领导的水乡游击队的接连打击下,被迫撤出潢涌。游击队进驻潢涌,随之公开建立民主政权,成立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罗金润任区长,陈成来任副区长,区政府设在潢涌村容海黎公家祠,新四区区政府成立后,公开张贴布告扩大影响,事前酝酿好的地下乡村组织亦公开活动。同时,秘密建立三个武装连(蛟龙、青龙、过江龙),集中在潢涌整训,开展形势教育,同时进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每连100人左右,共300多人。三个连平时分散在附近农村活动,必要时

东莞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0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怯邪ǎ讲辔岱浚鞴灿蟹?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后又重建,真是见证

探花祠

探花祠坐落在中堂镇风冲村内的胜起家祠是清朝探花陈伯陶的故居。陈伯陶(1855-1930),字象华,一字子砺,中堂镇凤涌村人,光绪元年(1875年)考取秀才,光绪五年(1879年)考取解元,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探花。根据苏泽东编撰的《东莞题名录》,他是东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探花。说起他当年参加殿试,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陈伯陶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因为试卷中将“宣抚司”写成“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获得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据理力争,改列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历任官国史馆协修、总纂。民国后,陈伯陶移居香港九龙潜心著述,号“九龙真逸”,1930年8月20日卒于九龙寓所,享年76岁

福庆桥

袁家涌村北临东江,有两公里多江岸线,村里有天后古庙、袁氏宗祠、象色家塾、介炀里、西亭坊炮楼等古迹文物,还有河涌上古老的福庆桥、榕树和宅院不仅是两岸居民生活的依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历史的见证。据陈伯陶《东莞县志》记载,福庆桥在嘉庆五年(1800年)由当地绅士袁泰来倡议营造的(东莞县志(陈志)卷二十第八页)。这是一座三石孔桥,桥长21米,宽2.8米,中间孔径5米,两侧孔径4米,两个桥墩都是用麻石镶砌。桥面铺砌长条麻石,中央部位每条麻石宽70厘米,厚65厘米,长55米,涨潮期间桥底离水面2.2米,桥栏也用麻石砌成,上面雕刻着麟麟吐书等各种动物和花草图案。石桥是古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以前,生产工具落后,更

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旧址

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旧址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亲仁巷13号,年代为194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10月,被公布为第十一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滴水为界。面积:233平方米。

陈氏家祠及胜起家祠

陈氏家祠及胜起家祠位于中堂镇凤冲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第八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观察黎公家庙

观察黎公家庙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五巷2号,年代为清。为第十二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7米至15米不等。面积:172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五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