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历史沿革

福田地域历来为宝安县(新安县)辖地。

东晋时宝安建县。

唐中叶,宝安县建制被撤销。

明万历元年(1573),属新安县归程乡六都;清属官富司。

1914年改新安县为宝安县,属宝安县;1924-1932年属第三区;1941年属第二区。

1949年属宝安县沙头乡;1950年属二区;1958年属沙头乡;同年年并入南天门公社;1959年并入附城公社;1978年分出设沙头公社;同年4月,改称福田公社。

1979年3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同年4月成立罗湖区(市政府派出机关),辖福田、附城2个公社,1980年8月,深圳、沙头角、附城、福田、南头、蛇口、盐田公社被划为深圳经济特区。

1981年10月,市政府将深圳镇、南头、蛇口、盐田三个公社和沙头角镇划入,成立罗湖区人民政府(辖整个深圳市特区),1982年5月沙头角镇划出,1983年6月,根据深府[1983]118号文件精神,深圳特区内设置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的县级办事机构,其中上步区办事处管辖红岭路以西至车公庙以东区域,辖上步、福田两个办事处,同年11月,上步区设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5个街道。

1985年3月,上步区办事处改称为“深圳市人民政府上步管理区”,辖福田、南园、沙头、园岭、梅林5个街道,25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

1989年4月,上步管理区增设华富、香蜜湖2个街道。

1990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设立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县级建制)。

其中福田区管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和香蜜湖共7个街道。

区人民政府驻深南中路,原上步管理区相应撤销。

2002年,福田区将原有的116个居委会调整合并为85个社区居委会。

同年6月,福田区增设莲花街道。

2005年6月,福田区按照深圳市社区工作会议精神,顺利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居站分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2007年,全面推行“一站多居”社区管理体制,实行“大工作站、小居委会”管理模式,全区社区居委会在原有92个的基础上增加22个,总数达114个。

全区社区工作站总数94个。

2009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从园岭、华富、福田、沙头4个街道调整分出华强北和福保2个街道,全区街道由之前的8个调整扩展至10个。

至2024年,福田区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华强北和福保10个街道,9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