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历史沿革

在新石器时期,龙华清湖村一带就已有人居住。

明朝时期,曾有苗族人徙居此地,以后又迁走。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部分客家人由梅县、东莞等地迁至龙华,并发起建圩,龙华遂逐渐繁华起来。

民国时期,龙华设有乡公所。

1949年10月,宝安县解放。

县人民政府接管各区乡政权,先后设置3个人民联乡、10个乡和1个镇。

在龙华地区设有龙华、民治2个乡,后归并为龙治乡。

1950年4月,宝安县设区,龙治乡归属宝安县第3区管辖。

1951年,撤大乡划小乡,宝安县分4个区、69个乡、1个镇。

其中第3区辖龙华、大浪、青松、民治等乡。

1955年8月第3区改称观澜区。

1956年10月,观澜区改辖龙华和油松等乡。

1958年,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

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色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

1961年,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浪、龙华、龙胜、民治、三联、油松等6个大队。

1963年,龙华人民公社并入观澜人民公社;1975,再次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

1983年,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

1986年,龙华区改为龙华镇,属宝安县。

1993年,宝安县撤销,分设宝安区、龙岗区,龙华镇属宝安区。

2004年,设立龙华街道。

2006年,龙华街道分设民治、龙华和大浪3个街道。

2024年,在宝安区内新增一个功能新区—龙华新区,新设的龙华新区包括观澜、大浪、龙华、民治四个街道。

2024年,观澜街道拆分为观澜、观湖、福城三街道。

202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以观湖、观澜、福城、龙华、民治、大浪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

2024年1月7日,龙华区正式挂牌成立,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