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文化旅游景点

中山西山寺

中山西山寺位于广东省中山城区西山公园内,原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也称武峰和第一峰。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是读书人喜聚之地。距今已逾四百多年。该寺使用土地面积1671.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3.46平方米。西山寺坐北向南,深三进,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前进两边有厢房,天井两旁两廊均为卷棚顶,后进两边有偏殿,三进是水泥红砖结构的二层楼房,底层为僧舍,上层藏经。西山寺武峰环境优美,游人不少,每逢佛诞、初一、十五等节日,上香礼佛的信众较多,寺内香火鼎盛。解放初,西山寺仍有僧人上香礼佛做法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0期间,宗教信仰被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批斗,寺院庵堂被占用。1987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迁走占用单位,将西山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岐城区中心,纪念堂高35米,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纪念堂从高空鸟瞰成一“中”字,而从地面平视则又成一“山”字,整个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大字。纪念堂为复式结构,分前、中、后三座,前座是三层楼房,一楼为大厅,正中安放着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胸像,两边分别是“中山建设成就展览馆”;二楼两侧是“孙中山革命史迹展览馆”;三楼是呈“山”字排列的三个亭顶结构,中间大八角亭是可容一百余人的贵宾室,两旁小四角亭是贵宾休息室,纪念堂的中座是大型现代化影剧场,有1484个座位。纪念堂的后座分两层,是演员化妆室。地址:中山市中山

逸仙湖公园

逸仙湖公园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繁华的中心商业地带,公园东邻湖滨路,南倚烟墩山。公园的前身是一片农田和水塘。1959年,由中山当地的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开挖而成,所以又被称为“人工湖公园”。1988年,市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对公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造,为了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就把“人工湖公园”更名为逸仙湖公园。逸仙湖公园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昔日,员峰村耕地与大墩村耕地交界处曾做过干部小农场。1959年反右倾政治运动中,县镇干部晚上搞运动,白天劳动。上级向员峰征地300亩,干部分段按施工员指导挖泥三、四米深,由于底层蚝壳多,割伤手脚速度慢,石岐厂企职工和县属驻岐单位人员也有分派任务。经过奋战,终于挖了160亩湖,基面种了树,也建了一些羪isi.html" rel="nofollow">中山白衣寺

白衣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庙、紫竹禅林,是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天门村庵前山(原名金山),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寺、紫竹禅林,位于石岐区莲员东路庵前正街1号。观世音菩萨,梵名半拏啰缚悉宁(梵音Avalokites/vara),亦称观世自在,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者,观世人和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因观音常着白衣,也称为白衣观音。也因观音常处在白莲中,以其住处又名为白处观音。佛经有云:“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观音有许多形象化身,但是戴天发髻冠,身穿白衣,身处白莲花中的白衣观音被视为观

郑藻如旧居

郑藻如旧居又称“三和堂”,位于中山市石岐区马龙舟巷2号,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3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三进三间布局,置有后座及花园。青砖构筑外墙,花岗石基座,屋檐板有花鸟图案木雕。屋内地面铺仿古地砖,天井两旁原有回廊,现已被改建为出租屋。建筑内现保存有雕花横披、部分木雕屏风、柚木大门等。有多户人家在里面居住。该建筑体现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历史悠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