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南海郡,今越秀区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汉初为南越国建都之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复置南海郡,为郡、县治所。

建安二十二年(217),交州治所从广信迁此地,为州、郡、县同治地。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析交州东部置广州,为广州州治,亦属番禺县境。

唐代至南汉,此地先后为岭南道、南海郡、岭南东道、兴王府(广州易名)之治所及番禺县治所。

宋开宝四年(971),平南汉复称广州,此地为广南东路治所,亦为南海县治,而后东属番禺、西属南海两县,时分时合。

元代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广州路,为道、路治所。

明清两代,今区域东部属番禺县,西部属南海县。

1912年,废广州府。

1918年,在此设广州市政分所。

1921年2月,广州市政厅成立,广州正式建市,今越秀区域在广州市区中心。

1949年,广州解放后划分为28个区。

1950年6月,这些区合并为越秀区等16个区。

1960年7月,广州市中区的8个行政街并入北区,并将北区更名为越秀区。

2005年9月,撤销广州市东山区,其所辖区域并入越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