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区”之美誉。
汉元鼎六年(111),汉武帝平南越,划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郡治徐闻,同时设合浦县。
合浦县辖地为今合浦、浦北、北海、灵山、钦州、博白、廉江、容县、北流以及邕宁、横县的一部分。
三国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合浦属孙吴辖地。
黄武七年(228),合浦郡改称官郡,同年划出合浦县南境设官县,与合浦同属珠官郡。
吴太元二年(252)至太平复称合浦郡。
吴永安三年(253),划出合浦县西北部设置昌平县,隶属合浦郡。
建武元年(317)以后,又析合浦县地置新安县。
合浦郡隶属交州,郡址在合浦县城。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合浦郡属交州。
元嘉九年至大明八年(432-464),划出合浦县东北部置临漳郡,属广州。
泰始七年(471),划出广州临漳郡和交州的合浦、宋寿二郡,同时增设百梁、龙苏、安昌、南流、永宁、富昌六郡,统称越州。
越州和临漳郡驻地在今浦北县泉水镇境内。
合浦郡管辖合浦、徐闻、荡昌、朱官、朱卢、晋始、新安6县。
郡治在合浦县城。
齐建元元年(479),合浦郡驻地迁往徐闻县。
合浦郡管辖徐闻、合浦、朱卢、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等9县。
永明六年(488)合浦郡驻地由徐闻迁至合浦县城。
唐武德五年(622),合浦郡改称越州。
同年析合浦县部分辖地设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4县,与合浦县同属越州。
唐贞观八年(634),越州改称廉州。
天宝元年(742),廉州改称合浦郡。
乾元元年(758)复称廉州,辖合浦、封山、蔡龙、大廉4县,驻地在合浦县县城。
太平兴国八年(983),撤销廉州,改设太平军,驻地海门镇。
同年撤销合浦县,并入石康县。
咸平元年(998)撤销太平军,复设廉州,称廉州合浦县。
廉州合浦郡和合浦县驻地均在海门镇。
廉州合浦郡辖合浦、石康二县。
至元十七年(1280),改为廉州总管府。
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石康3县。
明成化八年(1472),将石康并入合浦县。
清顺治元年(1644),廉州府辖钦州和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
光绪十四年(1888),钦州升为直隶州。
廉州府辖合浦、灵山2县。
光绪二十年(1894)以后,划出遂溪县的围洲岛隶属合浦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廉州府隶属廉钦道。
宣统三年(1911)八月,将廉钦道改称钦廉军政府。
廉州府属钦廉军政府,仍辖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城。
1912年,撤销廉州府。
合浦县直属钦廉军政府辖。
同年钦廉军政府改称钦廉绥靖处。
合浦县隶属钦廉绥靖处。
1914年撤销钦廉绥靖处,改设钦廉道。
合浦县隶属钦廉道。
1920年撤销钦廉道,合浦县直属广东省。
1936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在合浦县。
194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
1950年合浦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
1951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
同年5月10日将合浦县辖的北海东镇、西镇、高德乡、涠洲乡设北海市,县级。
1952年合浦县隶属广西省钦州专区。
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改称合浦专区,合浦县属合浦专区。
1958年撤销合浦专区,将所属县市并入广东省湛江专区。
合浦县属湛江专区。
同时将北海市和浦北县并归合浦县。
1959年6月份设北海镇,1965年复设浦北县,同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
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合浦县属钦州地区。
1987年7月合浦改隶北海市辖。
近年来,合浦县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持续提升乡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力打造教育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