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xiangzhou_history.html",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历史沿革

秦属桂林郡地。

汉初属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介于中溜、桂林、潭中3县之间,属郁林郡。

三国吴凤凰三年(274)介于武安、桂林、潭中、潭平、武化5县之间,属桂林郡。

两晋时介于桂林、潭平、羊平3县之间,属桂林、晋兴2郡。

南朝梁置韶阳郡,辖阳寿、淮阳2县,治阳寿县(治所在今象州镇),属桂州。

隋初置西宁县,治今象州县南,先属始安郡,后属桂州;开皇十二年(592)置象州,辖桂林、阳寿2县,治桂林县(治所在今妙皇乡)。

隋开皇十八年(598),淮阳县更名阳宁县,属桂州;大业二年(606)撤象州,西宁县并入桂林县,阳宁县并入阳寿县,阳寿、桂林2县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始安郡复置象州,辖阳寿、桂林、武德、武仙、西宁5县,治武德县(今县境西北),属岭南西道;同年,析阳寿县置长风县(治今县境东部),析桂州建陵县置武化县(治今县境东北部),长风、武化2县先属封州,后属晏州;贞观十二年(638),武化、长风2县改属象州;且移象州州治至武化县,并撤西宁县入武德县;乾封元年(666),撤桂林县入武仙县;天宝元年(742)象州改为象郡,撤武德县入阳寿县;乾元元年(758)象郡复改为象州;大历十一年(776)象州迁治阳寿县。

后梁开平元年(907),象州属楚;南汉乾和九年(951)改属南汉。

宋开宝七年(974)象州划辖原属严州的来宾县;熙宁七年(1074),撤武化县入来宾县;景定三年(1262)象州迁治来宾县蓬莱洲。

元至元十三年(1276),象州设安抚司,属湖广行中书省;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象州路,治所迁回阳寿县;大德年间(1297~1307)复改象州。

明洪武二年(1369),撤阳寿县入象州,象州及其所辖来宾县、武仙县改属柳州府;洪武十年(1377),象州析出来宾县直隶柳州府;宣德六年(1431),象州所辖武仙县改为武宣县。

清雍正三年(1725),象州析出武宣县改隶宾州直隶州。

1912年象州改为象县,属柳州府。

1913年改属柳江道。

1927年属广西省。

1930年,改属柳州民团区。

1934年3月,改属柳州行政监督区,11月改属梧州行政监督区。

1936年,改属浔州行政监督区。

1940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2年,改属第二区行政督察区。

1949年,改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柳州专区。

1953年4月象县、武宣县合并为石龙县,属宜山专区5月改为象州县。

1971年改属柳州地区。

1984年划桐木公社归金秀瑶族自治县。

2002年属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