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广东省政府决定设置“保亭县”,县域范围由崖县(现三亚市)的不打、六罗、首弓、三弓、抱龙峒、同甲峒、水翁峒,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保亭、六弓、七弓、乌牙峒、巅门团、百石团、五指山、七指山、水满峒、分界岭吊罗山,万宁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今琼海市)的竹根峒、太平峒、茄曹峒、合水园,定安县的船埠、南引图、冬加团、母瑞山等组成。
[47]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16日,中共琼崖特委决定成立保亭县民主政府,县政府驻地保城镇,隶属琼崖东区专员公署;同年8月,成立少数民族边海区地委和专署,保亭隶属该专署。
[47]1949年3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同年7月,保亭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47]1951年2月,撤销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47]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保亭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管辖。
[47]1955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保亭属自治州管辖。
[47]1958年12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同年,保亭、陵水、崖县、国营兴隆华侨农场合并称崖县。
1959年11月,恢复保亭县,隶属海南行政公署。
1962年2月,恢复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保亭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月,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隶属海南行政区。
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