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区前身为振东区,位于海口旧城中心(占据旧城区域的三分之二),海口最早的街道、村庄、商埠、商业区,都孕育形成于辖区内的白沙津。
白沙津,也称白沙港、白沙门港、白沙渡,又名神应港。
早在宋代,已是“商舟所聚处”。
白沙,古称氵宜洲图,原属琼山县氵宜洲都的政治、文化、对外贸易中心。
民国以后,白沙坊仍是白沙八村(白沙、园尾、桥板、山旺、白沙门、新安、过港)乡政府所在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振东区地属琼山县第十一区的永安镇、新埠乡、海甸乡、白沙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琼山县撤销乡镇,成立乡团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振东区地属永安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海甸、新埠并为海甸乡。
1950年,海南岛解放;同年6月,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同年12月,分属市第一区人民政府和第三区人民政府。
1955年6月,撤销市第一区人民政府,将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并为振东、博爱街道办事处,隶属于海口市人民委员会。
1960年,振东、博爱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中区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称为东区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撤销东区人民公社,分别成立振东、博爱人民公社。
1967年8月,振东公社改称立新公社,博爱公社改为东方红公社。
1974年2月,撤社建区,立新、红岛公社合并成立立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东方红革命委员会。
1982年10月,分别成立振东区人民政府、博爱区人民政府。
1990年11月,海口市振东区成立,为县级市辖区,是当时海口市三个区之一。
1991年4月,振东区挂牌成立。
2002年10月,海口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振东区。
2003年1月,美兰区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