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晋。

后曾属鲜虞。

战国时期属中山,后归赵。

秦时属恒山郡。

西汉置关县。

东汉改置栾城县,属常山郡。

三国魏省入平棘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栾城县,治今县西焦家庄东,属赵郡。

北齐省。

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栾州。

唐初属赵州。

大历三年(768),改属恒州。

天祐二年(905),改名栾氏县,属镇州。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复名栾城县。

宋庆历八年(1048),属真定府。

元初属赵州,后属真定路。

明洪武十年(1377),徙治今栾城,属真定府。

清属正定府。

1913年,属保定道。

1928年,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5年10月,栾城县与正定县、获鹿县建立联合县,称为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区。

1946年,恢复栾城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9年8月,划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50年6月1日,获鹿县第六区方村等27个自然村划归栾城县。

1958年12月20日,撤销栾城县,方村等11个自然村划归石家庄市,其余境域并入藁城县。

1960年,栾城县境由藁城县划出,属石家庄市桥东区。

次年析部分区域划归赵县。

1962年3月27日,于原县城恢复栾城县。

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6年,属石家庄市。

202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栾城县,设立栾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