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燕国。

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

秦属巨鹿郡。

西汉初建河间郡,属赵国。

汉文帝时期(前178),建河间国;13年后,罢河间国,辖区分属河间、广川、渤海3郡。

汉景帝乾元二年(前155),复置河间国。

王莽新政时期,罢河间国。

东汉初年,再置河间国,6年后罢国。

东汉永元二年,复置河间国。

西晋武帝时,置河间郡。

隋唐时期,先为河间郡,后改为瀛州。

五代时,瀛州属契丹。

后周显德六年(959),属后周。

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

大观二年(1108),改为瀛州府。

元改府为路,河间府属瀛州路。

明去路存府,为京师河间府。

清属直隶省河间府。

1913年,废府建县,河间县先后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河北省河间专员督察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和抗日民主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伪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署。

1938年2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属冀中区一、三、九、八专署。

1949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

1958年,改属天津专区;后又改属天津市。

1961年5月,天津、沧州分治,恢复沧州专员公署,属之。

1990年10月18日,河间县改市,属沧州地区。

1993年,沧州地、市合并,属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