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历史沿革

春秋初为鼓国,后属晋。

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

秦置下曲阳县,属清河郡。

北魏更名曲阳县。

北齐省入高城(今藁城)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置昔阳县,治昔阳邑(今晋州),属定州,十年置廉州治此,十八年(598年)更名鼓城县,大业二年(606年)廉州废,改属栾州,旋属赵州。

唐大历三年(768年)改属恒州。

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置晋州治此。

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县入晋州,属真定府。

清雍正二年(1723年)升直隶州。

1913年改晋州为晋县,属保定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38年6月划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

1940年析晋县北部地区建晋北县,属第八专区,晋县属第七专区。

1941年又建晋(县)藁(城)县,属第七专区,建晋(县)深(泽)(无)极、束(鹿)晋(县)二联合县,属第八专区。

后撤销联合县,晋县属冀中区第六专区。

1946年7月改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9年8月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晋县,并入束鹿县。

1961年7月恢复晋县建制,同时原深泽县辖区亦并入晋县。

1962年3月析晋县复置深泽县。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91年11月30日,撤销晋县,设立晋州市(县级),属石家圧地区管辖。

1993年6月,晋州市改为省直辖,由石家庄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