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概况

肃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隶属于沧州市,总人口37万,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辖9个乡镇,254个行政村,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肃宁是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是中国裘皮之都、中国圆茄之乡、中国针纺服装名城。

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9.6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12.3%;全部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1.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1.1%;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亿元,同比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1.5%;进出口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0.2%,其0口完成8.2亿元,同比下降18%,进口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16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12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81元,同比增长8.2%;实际利用外资128万美元,同比增长1.6%。

肃宁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距雄安新区正南50公里,边界距离仅20公里,地处京、津、石金三角位置,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150公里,距黄骅大港160公里,距大兴国际机场、正定国际机场均130公里。京九、朔黄两条铁路,大广、保沧、曲港三条高速在肃宁交叉过境,朔黄铁路公司总部坐落肃宁,并设有沿线最大的编组站;京港台高铁也将过境肃宁并设站,肃宁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交通枢纽。

肃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状元之乡”,先后出过元朝文状元魏元礼、清代武状元哈攀龙、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3名状元和榜眼、探花各1名,进士36名,当代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国画大师贾又福、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金凯也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肃宁是革命老区,1944年9月解放,是冀中平原第一个解放的县。境内文物古迹较多,其中武垣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县共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肃宁捞纸、肃宁武术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冯氏正骨、肃宁糖人、肃宁三弦、肃宁内画、铜版画、肃宁戳脚、肃宁口技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肃宁资源物产丰富。境内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丰富,年产原油28.5万吨,占华北油田总产量的5%,是华北油田的重要产区之一。境内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蔬菜、果品生产区,河北省核心区产粮大县之一。苹果、鸭梨、葡萄等果树种植面积5.2万亩,肃宁鸭梨曾作为“天津鸭梨”的主要产区出口国外。蔬菜种植面积达18.9万亩,其中圆茄销售量占北京市场60%以上。

肃宁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裘皮服装、铁路经济、针纺服装、电力装备、图书印刷、鱼竿渔具、民族乐器、设施蔬菜八大特色产业格局。裘皮服装是第一特色主导产业,肃宁拥有全国最大的裘皮原料交易市场,年交易皮张1.8亿张,交易额25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的70%,年产值175亿元,纳税8019万元;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座落肃宁,2024年朔黄公司及其他涉铁企业纳税15.3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0%。

肃宁发展平台要素完备。规划占地16.33平方公里的肃宁经济开发区和规划占地7.5平方公里的肃宁物流园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近年来,按照同城化、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两大园区与县城已实现融合发展,目前“两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九通一平”,开发成本低,为项目建设快速落地提供了保障。先后实施了11万伏变电站、消防站、雨污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三纵七横”的开发区路网框架,开通了天然气、通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两区”建有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可满足企业的环保需求;保税物流中心可为周边外向型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在全省2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37位,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物流产业聚集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