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历史沿革

夏、商属豫州。

西周属沈国,豫州部。

春秋为顿国(治今平店乡李岗村),前496年灭于楚。

秦置阳城县(治今舒庄乡扶苏村),属陈郡。

陈胜、吴广起义时,改阳城县为扶苏县。

西汉县境置阳城(治所由扶苏迁往今大武乡城刘)、汝阳(治所在今张庄乡城上村)、博阳(治所在今平店乡李岗村)3县,属汝南郡。

王莽新政时改博阳县为乐家县。

东汉改阳城县为征羌县,汝阳、乐家2县未变。

三国魏废征羌、乐家2县入汝阳县,属陈郡。

晋属汝南郡。

南朝宋在今县境内置汝阳郡,领汝阳、武津(治所在今上蔡县岗郭村)2县。

北魏复置征羌县,汝阳郡领汝阳、武津、征羌3县。

北齐废郡,仍设汝阳县,属豫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置溵水县。

大业初年(605)废汝阳县入溵水县。

皇泰元年(618)析置扶苏县,溵水、扶苏2县同属淮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废扶苏县入溵水县,属河南道。

贞观元年(627)属陈州。

建中二年(781)属溵州。

兴元元年(784)属淮阳郡。

五代属陈州。

宋建隆元年(960)为避讳改称商水县,属淮宁府。

金属陈州。

元至元二年(1336)废项城、南顿2县入商水县,后3县复分置,属陈州。

明洪武元年(1368)废商水县。

四年(1371)复置,属陈州。

清属陈州府。

1913年属豫东道。

1914年属开封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先后属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区、河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区。

1947年设郾商西县。

1949年郾商西县并入商水县,属淮阳专区。

1952年撤销周口市(县级),改为商水县辖镇,县政府迁驻周口镇。

1953年划属许昌专区。

1965年属周口专区。

1969年属周口地区。

1975年县迁驻今商水县城。

2000年属周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