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历史沿革

战国时先属赵,后为魏之荡阴邑。

秦时属邯郸郡。

西汉高帝二年(前205)置荡阴县,属河内郡。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改属魏郡。

三国时属邺都魏郡。

东魏天平元年初(534)撤入邺。

二年(535)置魏德县,属隆虑郡。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汤阴县于县东17里(今之古贤),属汲郡。

十年(590年)并入安阳。

十六年(596)再置于县西30里(今鹤壁市故县村),改曰汤源。

大业二年(606)撤。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汤源县,属卫州,入古荡阴城(即今治)。

六年(623)改属相州。

贞观元年(627)改称汤阴。

五代时属昭德郡节度。

宋宣和初(1119)改属浚州,后仍属相州。

金属彰德府。

元属彰德路。

明、清属彰德府。

1913年属豫北道。

1914年属河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先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5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

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4年淇县撤销,并入汤阴。

1957年成立鹤壁市,鹤壁、鹿楼两区从汤阴析出,属鹤壁市。

1958年改属新乡专区。

1961年复属安阳专区。

1962年属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