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为吕国地。
周封申伯于此,称申伯国。
春秋时楚灭申建宛邑,始称宛。
战国属韩。
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秦伐楚拔宛。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设宛县,为南阳郡治。
西汉继之。
王莽时改南阳郡称“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
东汉复旧,宛县仍属南阳郡辖。
魏晋南北朝时为南阳郡和南阳国,宛县属焉。
后周并宛县入上陌,曰上宛县。
隋初置南阳县。
唐初于南阳置宛州,领南阳县。
贞观十七年(643)废宛州,南阳复属邓州。
宋代南阳县属邓州。
金以邓州为武胜军节度制。
南宋宝庆二年(1226)置申州治南阳。
元升申州为南阳府,俱领南阳县。
明、清两代悉沿制,南阳县属南阳府辖。
1914年废南阳府,南阳县改属汝南道,后道废,南阳县属省。
1933年为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六区。
1949年属南阳专区。
1960年南阳县并入南阳市(县级)。
1961年南阳县、市分设。
1969年属南阳地区。
1994年撤南阳县改设宛城区,属南阳市(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