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期至战国,鄂属楚。
楚君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1956年划入大冶),为楚之封邑。
春秋时鄂为楚之别都。
秦置鄂县,属南郡。
汉为鄂县,属江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并置武昌郡,封王称帝。
西晋太康元年(280)分置鄂县,改江夏郡为武昌郡。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移武昌郡治于夏口(今武汉市武昌)。
隋开皇九年(589),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南宋属寿昌军。
元属武昌路。
明、清属武昌府。
1913年改武昌县为寿昌县,隶属武汉黄德道。
1914年改寿昌县为鄂城县,隶属湖北省鄂东道。
1932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6年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湖北省大冶专区,治所在鄂城。
1953年属黄冈专区。
1960年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
次年恢复鄂城县。
1965年属咸宁专区。
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属黄冈地区。
1983年建立省辖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