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汉属江夏郡。
今境东北部为西陵县地;西南部为安陆县地。
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街道寨上湾)拒吴。
三国时,属魏之荆州和豫州。
西南部属荆州江夏郡安陆县;东北部属豫州弋阳郡西陵县。
魏又析西陵县西南,即今天境域之东南部为石阳县,隶属江夏郡。
赤乌四年(232),弋阳郡一度为吴所有。
晋沿魏制,石阳并人西陵县。
普惠帝永兴二年(305),安陆县人朱伺为陶侃将,分安陆东界置滠阳县,治所牛湖堡(县南藤子岗附近)。
今境西南部遂属滠阳县。
南朝宋,属郢州。
西南部属江夏郡滠阳县,东北部属西阳郡西陵县。
南齐同宋。
另置木兰县(属司州安蛮左郡),跨及今境北部。
梁时仍分属3县:西陵县隶属未变;滠阳县一度属濠州,天监十三年(514),属湘州梁宁郡;木兰县改称梁安县;属光州梁安郡。
梁朝后期,江北疆域渐入北朝。
西魏改梁安县为梁兴县,属巴州齐安郡。
北齐改梁兴县为梁安县,属湘州(后改北江州)梁安郡。
陈太建五年(573),陈伐齐,郵州刺史李综克滠口,滠阳县人陈,隶属江夏郡。
北周大象元年夏历十一月(579年12月),周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拔黄城,置黄陂县,治所独家村(今区治所在地),隶属司州安昌郡,司州后改为黄州。
县名自此始。
隋属黄州。
大业五年(609)以后隶属荆州、永安郡。
今县北部仍属木兰县。
唐隶属淮南道黄州、齐安郡。
武德三年(620)省木兰县置堡城县。
武德七年(624)省堡城县人黄岗。
五代梁、唐时属吴,后属南唐。
宋隶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
嘉定三年(1210),县治迁至今前川街,县尉刘谈曾石龙柱记其事。
理宗端平二年(1235),为避元兵,寄治鄂州青山矶(今武汉市青山区附近)。
元隶属湖广中书省黄州路。
治所迁回今址。
明隶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
清隶属湖北布政使苛(湖北省)黄州府。
雍正七年(1729)改隶属汉阳府。
民国元至三年(1912—1914),隶属鄂东道,民国3年鄂东道改为江汉道,属江汉道。
民国十六至二十一年(1927—1932),直属省。
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起,先后隶属湖北省第二、第四行政督察区,黄冈管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军占领黄陂,10月,治所先后迁研子岗余家榜、石门黄门冲。
翌年又迁长堰翁家冲、塔耳岗仙台、黄安县吴家凹、三名寺、蔡店萧家湾、刘家山。
民国三十年(1941)又迁冯家楼,旋迁礼山县金鼓、李家冲,民国三十一年(1942)迁麻城县张店,翌年又迁礼山县宣化店,民国三十四年(1945)迁还县城。
1949年5月,黄陂全境解放,隶属孝感专区。
1960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孝感专区撤销,隶属武汉市。
1961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孝感专区,隶属孝感专区。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关于湖北省地市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国函〔1983〕字164号,黄陂县划归武汉市管辖。
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镇更名为前川镇。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撤销新洲县和黄陂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和黄陂区的批复》国函〔1998〕77号3废笔』期橄兀枇⑽浜菏谢期榍?/p>
1999年3月28日正式挂牌办公。
治所前川镇(今前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