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 > 邵阳市 > 邵阳县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历史沿革

晋太康元年(280),避文帝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阳县为邵阳县,复置都梁县,立建兴、武冈县。

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建兴县并入都梁县。

南梁中大通三年(531)迁扶阳县(旧夫夷县)治于今新宁县内,时今县境分属邵陵、邵阳2县。

隋初南陈省邵陵、高平2县并入邵阳县。

隋开皇三年(583)郡废,境域属长沙郡。

隋开皇十年(590),夫夷、都梁、武冈3县并入邵阳县,县治始迁昭陵故址(今邵阳市区)。

隋末,邵阳县析置武攸县,复置邵陵县、建兴县,时今县境分属邵陵、邵阳2县。

大业三年(607)属长沙郡建州邵阳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建州为南梁州,属潭州。

唐武德七年(624),邵陵县并入邵阳县。

太宗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为邵州,属江南西道。

玄宗天宝元年(742),邵州改为邵阳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邵州。

五代后晋天福(936-943)年间,改邵州为敏州,邵阳县为敏政县。

后汉复称邵州邵阳县。

南宋理崇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

元,邵阳县西南紫阳乡划入武冈县,时今县境分属邵阳,武冈。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设宝庆安抚司。

元十四年(1277)升为宝庆路总管府,属湖南道宝庆路总管府。

明清,属宝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邵阳县更名宝庆县,1928年复名邵阳县。

1947年,柝邵阳县西部置隆回县。

1950年,武冈东部6乡(长乐、古峰、四望、金龙、双清、唯一)划入邵阳县。

1949年7月析置邵阳市(县级市);1951年11月析县境东北置邵东、新邵县,邵阳南部和新划入的武冈东部6乡为邵阳县,迁县治于塘渡口,属邵阳专署;1986年属邵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