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历史沿革

西周,炎陵地属荆州。

春秋,属楚国,战国,属楚黔中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黔中地为长沙郡,炎陵地属长沙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茶陵县,隶属长沙王国,炎陵地属茶陵县。

东汉建武六年(30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又随茶陵县隶属长沙郡。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仍隶茶陵军。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废茶陵军,酃县改属衡州路。

明洪武三年(1370),废路置府,那县隶衡州府。

清代,上隶无变化。

民国2年(1913),废府置道,酃县隶湖南省衡阳道。

民国9年,废道,郡县直属省管。

民国26年,湖南设立9个行政督察区,酃县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9年,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酃县隶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酃县隶属衡阳专区。

1952年11月,改隶湘南行署。

1954年7月,湘南行署撤销,酃县改隶郴县专区。

1958年12月,撤销酃县建制,并入茶陵县,随茶陵县隶湘潭专署。

1961年6月,恢复酃县,仍隶湘潭专署。

1983年7月,改属株洲市。

1994年4月,因炎帝神农氏安葬于县西鹿原镇鹿原陂,报经国务院批准,改酃县为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