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历史沿革

淮阴县在西周时期地跨徐扬二州。

春秋后期属吴,吴被灭后属越。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在淮河(今废黄河)南岸置县隶属东海郡,始名淮阴县。

西汉初,析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至临淮郡,淮阴、富陵属之。

新莽时改淮阴为嘉信。

东汉永平十五年(72),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

三国时属魏。

晋太康三年(282),广陵郡治迁至淮阴。

南朝刘宋泰始三年(467),淮北被北朝占领,刘宋于淮阴侨立兖州,也称北兖州。

隋初,设为淮阴县。

北宋时,依旧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

至元二十年(1283),把淮阴县并入山阳县。

明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淮阴县的体制和元时一样。

1914年,清河县恢复淮阴县旧名(因与直隶省清河县同名之故)。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城区与淮安合组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农村仍为淮阴县,县府驻王营镇。

次年3月,撤销两淮市,清江浦复归淮阴县。

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淮阴市。

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

1972年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营镇。

1948—1983年淮阴县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淮阴县为其属县。

2001年1月12日,撤销淮阴县,改设为淮安市淮阴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