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吴国。

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属楚。

楚威王初,于此置金陵邑。

西汉初先属荆国,后属吴国,又属江都国。

元封初年(前110),属丹阳郡。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改为建业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称秣陵县,并分置临江县,翌年改称江宁县。

三年分为秣陵、建邺2县。

建业元年(313),为避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县为建康县。

三国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于此。

隋开皇九年(589),废建康县入江宁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江宁县为归化县,九年改归化县为白下县,属润州。

贞观九年(635),改白下县为江宁县。

至德二年(757),为江宁郡治,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为昇州,并为浙西节度使治。

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改为上元县,废昇州,至光启三年(887),复置昇州。

五代吴越国分置江宁县,上元、江宁2县同城而治,并为昇州治。

武义二年(920),升昇州为金陵府。

南唐升元元年(937),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南唐立为西都(以江都为东都)。

北宋开宝八年(975),改江宁府为昇州。

天禧二年(1018),再改昇州为江宁府,并置建康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建行都,置行宫留守。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建康路。

天历二年(1329)改为集庆路。

《元史》卷六十二:“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元末改称应天府。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并称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改称京师。

永乐十九年(1421),复称南京。

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清朝改为江宁府,废南京称号,属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属江苏省。

1853-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称天京。

1911年,复号南京。

1914-1927年,于此置金陵道。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辖原南京城外郭以内和江浦县浦口镇,始置南京市。

1928年改为南京特别市。

1930年,改称南京直辖市,又称“首都市”。

194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1952年改为江苏省辖南京市。

1971年江浦县划入。

1975年六合县划入。

1983年溧水、高淳2县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