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属扬州。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和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属扬州吴郡,郡治在吴。
陈祯明元年(587),析扬州吴郡置吴州。
隋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
隋大业元年(605),复改苏州为吴州;三年(607),又改吴州为吴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吴郡为苏州。
贞观元年(627),苏州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苏州改为吴郡。
乾元元年(758),吴郡改为苏州。
后唐同光二年(924),升苏州为中吴军。
北宋开宝八年(975),改中吴军为平江军,属江南道。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十二月,改平江府为平江路;二十七年九月,改平江路为苏州府。
清代因之。
1911年12月,撤销苏州府,设苏州。
1912年1月,苏州改为吴县。
1928年,成立苏州市政府。
1930年3月,苏州市并入吴县。
1949年4月,析吴县城、郊置苏州市,属苏州专区。
1953年1月,苏州市调整为省辖市。
1983年1月,撤销苏州地区,与苏州市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