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吴国。

秦代时属会稽郡吴县。

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吴县为泰德县,新莽亡复名吴县,隶属未变。

东汉永建四年(129),置吴郡,属吴郡吴县。

陈祯明元年(587),析扬州吴郡置吴州,属吴州吴郡吴县。

至隋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属苏州吴县。

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北地置长洲县,境域大部属长洲县。

唐乾元二年(759),废长洲县,置长洲军。

唐大历十二年(777),废长洲军,复置长洲县。

宋、元、明三朝沿袭不变。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东南地置元和县。

清宣统三年(1911),裁苏州府及吴、长洲、元和三县设苏州,属苏州。

1912年,苏州改称吴县,属吴县。

1949年4月,属苏州行署吴县。

1983年1月,属苏州市吴县。

1995年6月,吴县改市,属吴县市。

2000年12月,撤销吴县市,分设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