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概况

德兴,江西省辖县级市,由上饶市代管,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总面积2101平方千米[36]。截至2020年底,德兴市辖4个街道、6个镇、6个乡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1990年12月撤县设市。[3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兴常住人口为293596人。[34]

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在历史上,拥有进士417名,约占整个上饶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并涌现出湿法炼铜鼻祖张潜等一大批名人。德兴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三清山位于市域东部,大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梧风洞就在境内。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

德兴地处赣东北低山丘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怀山低山丘陵,西部丘陵区多狭长谷地。发源于怀玉山李宅水、洎水、长乐水、建节水、体泉水等河流,均由东南向西北汇入乐安河。年均温17.2℃,年降水量1853毫米。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1万,其中,1/3人口来自浙江,1/3来自祖国各地,以“铜文化”、“多元文化”著称。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设市。市0驻银城街道,距省会南昌171千米。

德兴是绿色的海洋。森林覆盖率高达75.1%,是全国最早“百强”林业县(市)和全国科技兴林试点县(市)之一。国家4A级旅游胜地“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位于市域东部,“大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梧风洞就在境内。

德兴是红色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著名的闽浙赣革0据地,属江西27个“全红县”之一。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红军第七军团在德兴重溪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部分地方武装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在长期残酷斗争的岁月里,全市牺牲的烈士达2万4千余人。

德兴是古色的城邑。德兴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有着极为厚重的文化积淀,涌现出了湿法炼铜“鼻祖”张潜、南宋治荒名吏董谓、大文豪汪藻等许多的名人志士。

德兴是金色的家园。素有“铜都”、“银城”、“金山”之称,境内的德兴铜矿是世界五大斑岩铜矿之一、亚洲第一大斑岩矿山。全市现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的矿产达30多种,年产铜居全国之首,年产黄金居江南之首,已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

德兴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98亿元,较上年增长15.0%。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增长48.0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5亿元,增长25.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23.4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首次被省委省0授予“全省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市”称号,这标志着该市在全省经济发展第一集团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全国品牌增至八张。在获得“中国铜都”、“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的基础上,又分别揽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科技兴林试点市”,“全国乡(农)村城市化试点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单位”,并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单位”。综合实力身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全省财政收胧俊薄ⅰ叭」ひ凳俊保倩瘛叭【梅⒄棺酆舷冉兀ㄊ校薄ⅰ敖魍蹲驶肪呈严厥小薄ⅰ敖鞴ひ滇绕鹉甓裙毕捉薄薄ⅰ叭∨┐宄鞘谢缘闶小薄ⅰ叭〕钦蚪ㄉ枋缘闶小薄ⅰ叭∨┟裨鍪障冉兀ㄊ校薄ⅰ叭』橛路缃蚣一疃冉厥校ㄇ薄ⅰ叭〕鞘械孛曛旧柚霉ぷ飨冉鞘小薄=幼庞终谩叭∷的7妒小薄ⅰ叭≡傲殖鞘小薄ⅰ叭 濉煌ńㄉ柘冉兀ㄊ星钡热儆坪牛侥耆倩瘛叭≡炝窒冉亍?

德兴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往东,景(景德镇)婺(婺源)常(常山)高速途经德兴,德(德兴)九(九都)一级公路与景婺常高速相连。往南,德兴距离江西横峰县80公里,与横(横峰)南(南平)铁路相连;距离福建武夷山市2小时车程,与武夷山机场相连。昌(南昌)德高速、武(武夷山)上(上饶)高速延伸到德兴段和九(九江)景(景德镇)衢(衢州)铁路已经批准立项,即将开工建设。届时,德兴境内有三条高速通过,将与福建、浙江实现高速公路的直接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