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据吴,建县自此始,县名:富城,以县建富水西而得名,隶属:豫章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移治丰水西,县名:丰城,丰之得名自此始,隶属:豫章郡。
梁武帝大同二年(536),以县大难治,因割县之东镜,分立广丰、新安二县,别隶抚州总管府巴山郡。
隋初,废新安入广丰县。
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巴山、豫宁三郡,改置洪州,并丰城入广丰县,县名:广丰,初隶属:抚州,后属:洪州,县治于石滩故县,荣塘县治遂废。
隋仁寿二年(602),避炀帝杨广讳,复名丰城,隶属:洪州。
隋大业十二年(602),林士宏陷豫章,县治废,凡六年。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丰城县,隶属:洪州。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移丰城县治于赣水东曲豆镇(今剑光街道),今治所自始,县名:丰城,隶属:洪州。
唐昭宗天佑二年(905),避梁王父名诚讳,改名吴皋,隶属:洪州。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改吴皋为丰城,隶属:洪州。
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以丰城户满五万,升丰城为富州,隶属:隆兴路。
明洪武九年(1376),改富州为丰城县,隶属:南昌府。
清沿明制。
1914年划全省为四道,县名:丰城,隶属:豫章道。
1926年道废,直隶江西省,县名:丰城。
1932年划全省为十三行政区,县名:丰城,隶属:第一行政区。
1935年缩改全省为八行政区,县名:丰城,隶属:第二行政区。
1939年增行政区为十一区。
1942年改划全省为九行政区,县名:丰城,隶属:第一行政区。
1949年5月21日隶属南昌专区,当时丰城下设4个区42个乡,1950年划为12个区180个乡。
1958年,专署驻地由南昌市移宜春镇,县名:丰城,隶属:宜春专区。
当时丰城撤销区一级建制,改设人民公社,全县设27个公社(后增加2个)。
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县名:丰城,隶属:宜春地区。
1984年恢复乡建制,全县设7个镇、26个乡。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丰城撤县设市。
同年12月26日,举行“县改市”挂牌仪式,政府驻地剑光镇,1992年10月剑光撤镇改街道。
2000年,宜春地区改为宜春市,丰城市隶属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