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是江西“南大门”,东邻定南,南接广东和平、连平,西靠全南,北毗信丰。国土面积164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场、管委会)、107个村(社区),总人口约34万。近年来,龙南连续五年获评赣州市主攻工业先进县(市),连续九年蝉连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连续十二届蝉联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工业经济强县、全省新型城镇化先进县、全省全域旅游推进十佳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龙南是“围屋之都”。建县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余年历史的客家古邑。境内分布有376座各具特色的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燕翼围、乌石围和太平桥等,以龙南为主的赣南客家围屋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心学大师王阳明曾坐镇龙南平定“三浰”之乱,玉石仙岩留有《回军龙南五首》石刻及“阳明小洞天”,是王阳明过化之地留存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县域。历代人才辈出,其中有北宋龙图阁学士钟伷,清代“徐派”书法开创者徐思庄,共和国少将叶万碧、王勋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等等。龙南正以承办2023年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为契机,着力打造世界客家文化名城。
龙南是“生态王国”。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稀土、钨、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和铁矿等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70%,是世界著名的“重稀土之乡”和“稀土王国”。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553.8毫米,年平均径流量23.82亿立方米,境内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5条,总河流长度764.5公里,已探明地热资源5处,日出水量超过5000立方。野生动植物资源繁多,有红豆杉、银杏、华南虎、云豹等珍稀动植,是著名的珍稀物种基因库森林,森林覆盖率82.2%,居全省前列,享有“绿色宝库”美誉,构建了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风景名胜众多,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森林”九连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武当山,国家4A级景区虔心小镇,省级森林公园安基山。
龙南是“融湾桥堡”。距广州260公里、深圳320公里,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桥头堡。京九铁路、105国道、龙河高速、大广高速纵贯全境,境内拥有5个高速出入口,形成四通八达、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通用机场列入全省规划。特别是赣深高铁全线通车,龙南迈入高铁时代,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口岸功能设施齐全,建有正处级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水电供应充足,设有1座500千伏、3座220千伏、7座110千伏变电站,是江西南部电网中心。建有江西离港澳最近的供港澳蔬菜、脐橙、鹰嘴蜜桃种植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围屋民宿小镇、汤湖温泉小镇、阳明小镇、“客家第一村”,定期举办客家文化主题旅游文化节,是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龙南是“开放新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1992年列入江西首批对外开放县,2013年3月,龙南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成为赣粤边际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引领并整合“三南”(含全南、定南)园区,构建“一区四园〃龙南经开区工业园、全南工业园、定南工业园、“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产业园)一体化发展新格局?020年6月,龙南成功实现撤县设市,翻开了历史新篇章,进入了发展新纪元。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省级首批化工园区、“中国稀金谷”龙南基地、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双首位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培育形成PCB产业群、PCB装备制造产业群和电子化学品产业群,首位产业集聚度64.68%。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江西首批5G产业基地、首批数字经济集聚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龙南经开区获评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进位赶超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