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历史沿革

吉林市是是史前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16~23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现吉林市一带栖息。

夏、商、周、秦时期,今吉林市境主要是吉林先民濊貊族人及满族祖先肃慎人活动地区。

西汉初年,属夫余王国,为夫余国故都。

东汉初年,在今吉林市境设置上殷台县,隶属玄菟郡,设治筑城,屯戍实边。

三国、晋时期,今吉林市为夫余人、挹娄人等部族居地。

北魏明元帝永兴二年(410年),高句丽筑龙潭山城,成为高句丽王国的北方重镇。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灭夫余国,占据今吉林市一带。

北齐时期以后,勿吉逐渐改名“靺鞨”。

隋唐至宋元隋初,靺鞨在突地稽的率领下,归附隋朝,高句丽向北伸展,进入今吉林市一带。

唐总章元年(668年)年初,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军破金山(今辽宁),乘胜率3000人攻占高句丽夫余城(今吉林市龙潭山城遗址),高句丽国灭亡,今吉林市一带归唐。

圣历年间(698~700年),大祚荣在敖东城(今敦化市)建立震国。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册封震国国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震国改称渤海国,今吉林市境域成为渤海国腹心辖区,隶属独奏州的涑州。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率部征渤海国,渤海国为契丹所灭,改称东丹国,今吉林市最初归入契丹东丹国版图。

辽代,吉林隶属东京道涑州,靺鞨改称女真。

金收国元年(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今黑龙江省阿什河为中心建国称帝,今吉林市初属咸平路,后隶属上京路会宁府。

13世纪初,今吉林市归入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

天兴二年(1233年),东夏国存世19年为蒙古所灭,今吉林市归蒙古管辖。

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全国设11个行省,其中辽阳行省统辖今东北地区全境,今吉林市分属海西辽东道开元路和咸平府。

明代初,吉林属奴儿干都司,中期属海西女真乌拉国,后期归属建州女真为后金领地。

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在黑龙江入海口特林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在吉林设船厂,以利加强朝廷与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联系。

清初,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驻兵,于吉林造船,设水师营。

康熙十年(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移驻吉林;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建城设治;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后,吉林成为仅次于盛京(沈阳)的东北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吉林省治所在地。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速修船舰,统领吉林、宁古塔和八旗汉军2000人驰赴瑷珲攻取雅克萨城,在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吉林船舰、兵丁立下汗马功劳。

雍正五年(1727年),设永吉州,州治在吉林城。

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为吉林厅,隶属宁古塔将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

光绪七年(1882年),吉林厅升为吉林直隶厅,次年又升为吉林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宣布设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吉林省治仍设在吉林城。

1913年,吉林府改吉林县。

1929年,吉林县改名永吉县,设吉林市政筹备处。

1931年,日本军队占领吉林市。

1936年4月,成立伪吉林市公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9月,国民党成立值胤街伟参只幔?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省政府于吉林市。

1946年5月,吉林省、市政府撤出吉林市。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

同年10月,省政府从延吉迁到吉林市。

10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林省政府仍设在吉林市。

1954年9月,吉林省政府迁驻长春。

1958年,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5县划归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