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历史沿革

北票,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领地;西周时期属幽州。

春秋时期为北方少数民族山戎地区。

战国时期为燕国领地。

秦代为辽西郡。

西汉初为匈奴右贤之地,后属乌桓地。

东汉时期,属鲜卑地。

三国时期隶属幽州昌黎郡。

西晋时期,境内先属鲜卑宇文氏,后属慕容氏。

东晋时期,境内先后为前燕、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龙城县。

南北朝时期,属北魏领地。

隋代属辽西郡柳城县。

唐初属营州总管府柳城县,武德七年(624)属营州都督府管辖。

辽初属中京道霸州。

会同三年(940)为白川州辖。

天禄四年(950)改白川州为川州。

统和八年(990),设弘理县。

统和十一年(993),设宜民县。

金代,初为北京路川州,辖宜民县、咸康县。

天眷二年(1138)川州属直隶州懿州。

大定六年(1166)改川州为宜民县,承安三年(1198)再立川州,辖宜民县、徽川县。

泰和四年(1204)属兴中府宜民县。

元初为北京路总管府川州,后改为大宁路川州。

明初属辽阳行省川州。

洪武二十年(1387)属左屯卫。

后金天聪三年(1629)元世祖20代孙鄂木布楚琥尔由原住牧地满套儿(今河北丰宁)迁徙巴彦和硕(今下府),为吐默特右翼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设卓索图盟,辖喀喇沁三部与吐默特二部。

乾隆三年(1738)实行“蒙汉分治”,设承德府塔子沟厅管理吐默特右翼旗旗地上的汉民。

乾隆三十九年(1774)属三座塔厅。

乾隆四十三年(1778)撤三座塔厅建朝阳县。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大凌河水泛滥,吐默特右翼旗王府被淹,迁至黑城子。

光绪三十年(1904)升朝阳县为朝阳府。

1914年取消清朝旧制,朝阳撤府改朝阳县。

1933年2月,日本军队占领朝阳县。

1940年,伪满洲国“撤县建旗”,实行“蒙汉合治”,从朝阳县划出北部6个区为吐默特中旗。

以朝阳县南部6区建吐默特右旗,隶属锦州省。

194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八路军进驻北票煤城(吐默特中旗)建立中国共产党北票县委、县政府。

1946年1月国民党军队进占北票城,北票归朝阳县。

1947年12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北票城。

1946年4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北票县政府,驻地黑城子,辖北票北部地区。

同时建立中国共产党朝北县政府,驻地金厂沟梁,辖北票西部地区及朝阳县部分地区。

1946年11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北(票)阜(新)义(县)办事处,辖北票牤牛河一带及阜新、义县部分乡镇。

1947年1月,建立民族自治的吐默特中旗政府。

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将朝北县、北票县合并为北票县,驻地十八奤,隶属热河省热辽专署。

1948年4月,将中国共产党北票县、吐默特中旗合并为北票县??吐默特中旗联合政府,隶属辽西省。

1949年5月改北票县??吐默特中旗联合政府为北票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五间房迁至南山,隶属热河省。

1955年7月热河省撤销,北票县划归辽宁省锦州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辽宁省政府将于喇嘛寺、化石戈营子两个公社划归阜新县。

1959年2月,北票县划归辽宁省朝阳市。

1985年4月5日撤北票县,成立北票市(县级市)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