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属燕国。
秦,东北地区设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
辽东郡包括辽河以西部分地区。
法库隶属辽东郡。
汉光武帝,属幽州。
汉初平元年(190年)至东晋,法库为鲜卑慕容部活动地区,属平州。
隋,为契丹属地。
唐,为营州督都府辽州。
辽,法库东部村落归祺州,西部地区属上京道渭州。
金,法库西部属灵山县,东北部属咸平府庆云县,东南有一部分属沈州双城县。
元初,设开元路,咸平府归开元路,庆云县在辽河以西的地方并入顺安县,法库大部分地方归顺安县。
明初,法库属三万卫,后期,属兀良哈福余卫。
清顺治五年至七年,(1648-1650年),修筑西段柳条边通过法库境内,边南属盛京,边北属蒙古。
康熙初年,铁岭、开原建县,法库边门一线属开原县,边门以南、辽河以北的原左翼后旗一部分属铁岭,边门治所直属盛京。
嘉庆十二年(1807年),设昌图理事通判,法库边门以北属昌图厅。
光绪七年(1881年),设康平县,边门以北部分地区划入康平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法库抚民厅,划开原、铁岭、康平三县及新民府的部分村屯归法库门抚民厅。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法库县,属洮昌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辽河西岸的王家窝堡村(包括刘家店、高家店、李家窝堡、丈沟子等屯)划归铁岭县,西北部边沿的王爷陵、陈五十屯、大房子、车家窝堡、大屯、刘秉堡、十家子等村划给伪东科前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辽宁省辽西行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成立辽北省,法库县划归辽北省一专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东科前旗的一个区划归法库县。
5月,辽北省撤销,法库县划归辽西省。
1954年,辽东省、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法库县属辽宁省。
1955年,划归铁岭专区。
1958年,法库县划归沈阳市。
1964年,沈阳专员公署成立,法库县划归沈阳专区。
1968年,沈阳专区改称铁岭专区,法库县属铁岭专区。
1970年,铁岭专区改为铁岭地区,仍辖法库县。
1993年,法库县划归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