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历史沿革

战国属燕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市)辖地。

西汉属辽东郡沓氏县。

三国魏改沓氏县为东沓县。

西晋属辽东郡(国)的北丰县(今瓦房店市)。

东晋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属地,归平州辽东郡管辖。

唐总章元年(668年)以后,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今瓦房店市境内)辖地。

辽属苏州(金州)来苏县管辖。

金代属东京路辽阳府复州化成县。

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

区境属金州辖地。

元属金复州万户府。

明属金州卫。

清先后为宁海县、金州厅旅安社管辖。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迫与沙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旅大沦为沙俄殖民地。

沙俄当局置关东省。

当时,小平岛、岔沟、营城子属旅顺行政区;革镇堡、辛寨子、柳树屯、臭水子一带属金州行政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占领旅大,改关东省为关东州。

今甘井子区域分属关东厅(关东州厅)下属的大连、旅顺及金州民政署。

中华民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海猫屯会、周水子会改为区,划入大连市役所。

小平岛会、栾家屯会、岔沟会、革镇堡会、周水子会的一部分划归旅顺民政署;南关岭会、大连湾会及海猫屯会的一部分划归金州民政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原旅顺民政署所辖营城子会、小平岛会、栾家屯会、岔沟会、革镇堡会和金州民政署所辖的南关岭会、大连湾会改为区建置,划归大连市役所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大连解放。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成立。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大连县人民政府成立。

这是境内首次设置的县级政权。

大连县辖甘井子、南关岭、革镇堡、西山、营城子、岔沟、大山、小平岛等8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大山区并入小平岛区,大连县改辖7个区。

各区置区公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2月18日,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

1950年12月,大连县撤销,原辖区除西山区并入沙河口区外,设甘井子、营城子、小平岛3个市辖区,隶属旅大市人民政府。

1955年4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8月,小平岛区与营城子合并,置大辛寨子区,隶属旅大市人民委员会。

1959年8月,撤销大辛寨子区,辖区分别划归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旅顺市。

1960年4月,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改称甘井子区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恢复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称谓。

1968年5月,甘井子区人民委员会改称甘井子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8月,恢复甘井子区人民政府称谓。

1984年1月,金县大连湾乡划归甘井子区。

2008年12月1日,凌水街道(刘家村除外)的社会事务划归大连高新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