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州地区,夏、商、周,为人方国(东夷、郁夷国)一部分。
春秋,为鲁之东境,郯子国地。
战国,易为楚地。
秦,于朐山(今锦屏山)西置朐县,先属薛郡,后属东海郡。
汉,朐县仍属东海郡。
三国,改东海郡为东海国。
朐县属东海国,属魏。
晋,朐县属东海郡。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侨置青、冀二州,治郁州(今云台山)。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罢青、冀二州称海州,辖6郡19县,治龙苴(今灌云龙苴)。
北齐文宣帝(551~559年),移州治于琅琊郡(今海州城)。
北周,改朐县为朐山县,改琅琊郡为朐山郡,朐山县属朐山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朐山郡。
大业三年(607年),改海州为东海郡,下辖5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东海郡为海州。
武德四年,置海州总管府。
贞观元年(627年),罢总管府。
天宝初(742年),改海州为东海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东海郡为海州。
朐山县或属海州,或属东海郡。
五代十国梁唐,海州属吴。
晋汉,属南唐。
周,属周,领4县。
北宋,海州属淮南东路。
南宋,隶山东东路,辖5县。
元,海州升海州路,后改海宁府,不久降为海宁州,隶淮安路,领3县。
明,复称海州,隶准安府,以州治朐山县省入,领1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直隶州,辖2县,先隶淮徐道,后属淮准扬道。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治海州城内。
4月,析东海县东南境11镇置灌云县。
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划设5道,东海县隶属徐海道。
民国16年,道废除。
民国18年,海州划为东海县第一区。
民国22年,东海县先后属江苏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区和东海行政督察区。
民国28年,日军侵占海州,成立东海县治安维持会和伪东海县政府。
民国东海县政府转移农村。
民国30年解体。
民国35年,第八行政区属徐州绥靖公署。
民国37年,海州、新浦及东境连云市成立新海连特区,属山东鲁中南行政公署,下辖新海市、连云市和云台办事处。
11月,成立以海州城为中心的新海市锦屏区。
1949年11月,新海连特区改称新海连市,锦屏区隶新海连市。
1950年5月,新海连市与东海县合并称新海县,11月,改锦屏区为新海县第四分区。
12月,撤新海县,恢复新海连市建制,改新海县第四分区为新海连市锦屏区。
1952年,锦屏区易名为海州区,仍隶新海连市。
1953年,新海连市改属江苏省。
1958年,政社合一,称海州人民公社。
1961年,新海连市改称连云港市,海州区隶属关系未变。
1983年,并海州、新浦两区为新海区。
1986年,海州、新浦两区分治。
2014年,撤销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海州区。
2020年7月,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决定海州区、高新区融合发展,高新区剥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