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历史沿革

虞、夏时期,为冀州之域。

商朝时期,属孤竹国。

西朝时期,系幽州地。

春秋战国时期,为屠河,属燕国地。

秦灭六国统一后,行郡县制,为辽西郡之辖境。

西汉时期,属辽西郡徒河县地。

王莽新朝时期,改称河福县。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置辽东属国,为辽东属国之徒河县。

三国时期,魏征辽东后置昌黎郡,郡治昌黎县。

晋朝时期,北方鲜族兴起,前燕之慕容廆复置徒河,至慕容皝置西乐县于此。

南北朝时期,则为北魏之昌黎郡广兴县,辖徒河、永乐、燕昌地。

隋朝时期,为辽西郡沪河县辖境。

唐朝时期,属汝罗守捉地。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征服契丹硌部后建立了契丹国,后改为辽。

始设锦州临海军,置永乐县于此,属京中道。

锦州之名始于辽代,系以境内之小凌河绕城西南而东流,以其回旋如锦,名曰“锦川”,县名亦取于此。

金朝时期,因辽制仍名锦州辖永乐、安昌、神水县,属北京路。

元朝时期,称锦州属大宁路。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广宁中、左屯卫,锦县是其辖境。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广宁右屯卫,初设于十三山堡。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迁治早闾阳县之临海乡(今右卫镇),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大凌河中左千户所(今之市驻地)。

松山堡中屯千户所,筑城设守。

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皇太极率兵进围大凌河城,明总兵祖大寿以城降。

明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破,明总督洪承畴、总兵祖大寿等被俘。

从此锦县地区沦于清王朝。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

大体承沿明代旧制,锦县地区为锦州之辖境。

清康熙元年(1662年),始改锦州为锦县,隶属奉天府。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隶广宁府。

同年十二月,罢广宁,置锦州,县附府。

县与府之治所驻锦州。

民国二年(1913年),裁锦州府治,改府为县,称锦县隶属辽沈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除道制,直隶奉天省。

同年,奉天省改名辽宁省,锦县隶属辽宁省,县治所驻锦州。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占据了中国东北,扶植伪满傀儡政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置锦县公署,隶属奉天省,县治所仍驻锦州。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伪满行锦省制,设锦州省,锦县公署隶属锦州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锦州市,县、市分治,县治所仍驻锦州。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锦县曾一度由八路军解放。

同年冬,国民党军队进驻,锦县政府驻于锦州市。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锦州解放。

锦县人民政府移驻锦州城北流水堡屯。

1949年初,锦县人民政府迁至大凌河村。

同年成立辽宁省,锦县隶属辽宁省。

1954年,并辽西、辽东两省为辽宁省,锦县隶属辽宁省。

同年省、市、县的行政名称改为人民委员会。

锦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于辽宁省人民委曰帷?/p>

1980年末,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县人民政府。

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环渤海湾对外开放城市,锦县也是辽宁省确定的辽西沿海经济区之一。

199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改锦县为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