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时期,为肃﹙息﹚慎属地。

春秋战国时期,境域南部属辽东郡,北部为东胡辖地。

秦、两汉时期,境域大都属辽东郡。

东汉、三国、西晋时期,境域南部属玄菟郡,北部开原、昌图属扶余。

东晋时期,境域属玄菟郡。

南北朝时期,境域处于契丹领地。

隋朝时期,境域属高句丽辖地。

唐朝时期,境域南部属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属松漠都督府,昌图曾归渤海鸭绿府、扶余府管辖,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即今铁岭城。

契丹神册二年(917年),辽太祖在此地冶炼银子,故将富州改为银州,辽朝时期境域大部分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朝时期,境域南部属东京路咸平府,西部属北京路,东北部属上京路会宁府。

元朝时期,境域西部属中书省会昌路,其余属开原路咸平府。

明朝时期,在银州设铁岭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徙铁岭卫于沈阳、开原间古银州之地,境域南部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铁岭卫,西部属辽河套扶余卫,北部属三万卫,并封韩王朱松于铁岭开原。

清朝时期,清初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先后在东北设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于奉天设奉天府。

康熙三年(1664年),废卫设县,铁岭、开原县属奉天府辖地,时铁岭境域东北部(西丰)被封禁为大围场,西部、北部为内蒙古科尔沁部。

清朝的后期境域内建置比较多,光绪三年(1877年),改昌图厅为昌图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奉天将军,设置奉天巡抚,改为行省,铁岭境域属东三省总督。

清朝末年,境域内铁岭、开原、昌图、康平、西丰五县属奉天省。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省县制,境域南部属奉天省辽沈道,西部、北部为洮昌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学良实行东北易帜,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铁岭境域属辽宁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改辽宁省为奉天省,铁岭隶属奉天省。

抗日战争中,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第一军在铁岭境内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岭境域属辽西省。

1954年9月1日,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铁岭境域隶属辽宁省。

1956年2月8日辽宁省设铁岭专员公署,辖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康平、法库、新宾、清原县。

1959年1月5日,铁岭专署撤销,除新宾、清原县划归抚顺市外,其余各县划归沈阳市领导。

1964年2月12日,沈阳专员公署成立,铁岭境域各县为沈阳专员公署所辖。

1966年7月,沈阳专员公署迁入铁岭县银州镇。

1968年12月26日,沈阳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铁岭专区革命委员会,辖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台安、新宾、清原县。

1970年7月25日,铁岭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铁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9月20日,铁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铁岭地区行政公署,辖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康平、法库县,新宾、清原县划归抚顺市,新民、辽中、台安县划归沈阳市。

1984年9月20日,省辖铁岭市成立,辖银州、铁法、清河区,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康平、法库县。

1992年12月,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