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安区位于丹东市城郊,地理坐标东经124°08′—124°30′,北纬39°59′—40°23′,总面积651平方千米。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土家族、锡伯族、拉祜族、壮族、侗族、布依族、彝族、蒙古族、藏族、苗族、黎族、鄂伦春族、羌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仡佬族20个民族。全区总户籍63785户,总人口167252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83249人,女性人口84003人,其中城镇人口75711人。区政府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678号,辖五龙背、同兴、楼房、九连城、汤山城5个建制镇和鸭绿江、太平湾、珍珠3个街道办事处,有45个行政村,19个社区。
地形地貌
振安区地处辽东低山丘陵区,是长白山山脉余脉。境内丘陵、山地与谷地相间,植被发育,地势由西北至东南依次渐缓,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构架。全境最低海拔4.2米,最高海拔708.5米(五龙山主峰丁歧峰),平均海拔351.8米。山地与丘陵占全境的60%,河谷占40%。 气候特征
振安区属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300—2530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33.3—17.9度,年平均降水量900—130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无霜期为165—190天左右。
矿产资源
振安区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已发现矿产29种,矿产地52处。已开发利用的资源有:金、银、菱镁、硅石、长石、大理石、花岗岩、地热水等12种,黄金产量连续多年超万两;已探明的铜、钴、铅、锌、硫铁、水晶、麦饭石、辉绿岩资源17种。 生物资源
截止到2024年,振安区森林面积4万公顷,其中水源涵养林保护面积2.1万公顷,果树林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5%,主要野生植物有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揪、玫瑰、紫杉、红松、冷杉等。全区林木总蓄积量121.8万立方米,2005年振安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水资源
到2024年,振安区河川径流总量为4.94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659平方公里,其中2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1条,河流总长度526.2公里,水域面积5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1)鸭绿江,全长790公里,流经本区33公里;(2)爱河,全长189公里,流经本区34公里;(3)大沙河,位本区境内,全长31公里。池塘170公顷,蓄水量230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蓄水量0.62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0.43亿立方米。 二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9条,总长558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流有鸭绿江、艾河、大沙河等。
人口民族
振安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苗、彝、壮、侗、布依、锡伯、土家、达斡、俄罗斯、鄂伦春等24个民族。截至2024年底,振安区总人口为18.3万,其中农业人口11万,占60%。 2024年末,振安区总户数63478户,户籍人口162794人,比上年减少1554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80727人,女性人口82067人。按居住性质分,城镇人口73866人,乡村人口88928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人口14865人,18-35岁人口25445人,35-60岁人口70365人,60岁以上人口52119人。全年出生人口568人,死亡人口1771人,出生率3.5‰,死亡率10.9‰,人口自然增长率 -7.4‰。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95.9:100。全区城市化率45.4%。